交代给泰石和铁匠去做以后,晋宇继续寻思着该从哪几种点心当中下手?内容已经乱序请到 摘书阁 !??
随着火的使用,虽然人们的饮食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这仅仅相对于“茹毛饮血”来说的。烹饪烹饪,之所以叫烹饪,古时候多是烹,而没有炒、炸等厨艺,说白了,也就是煮,撒点盐而已,满汉全席、川菜、鲁菜、粤菜等等都是比较靠后的事情了。烤这一项比较例外,自古以来就有,区别在于古时候也只会撒盐,以能下口果腹为标准,而厨艺中的烤是放很多调料,以味美为标准,烤鸭的由来最早是在武则天时期,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而传统农业强调“杂植”,即尽可能的种植多种作物,以防备水旱灾害。这也是没办法的时候,因为古时候灌溉和排涝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另外肥料奇缺,所以当时基本是看天吃饭,老天爷心情好,大家就吃得饱一些,老天爷心情不好,那能有碗稀粥喝就不错了。古时候官员百姓都对老天有种畏惧感情,出现个日食都要检讨自身,揪出一个行为不检点的大臣来顶缸,不像现在,人祸都怨雷公,也不怕劈死丫的!扯远了,回到主题。
小麦在中国的种植历史很悠久,但并没有普及,古时候主食是以粟为主。直到西汉末年的成帝时,关中地区的麦才在著名的农学家氾胜之的推广下得以普及,然而这种普及也是暂时的,随着朝代的更替仍旧有高~潮低谷。小麦直到唐朝仍被称作“杂种”或“杂稼”,朝廷在税收的时候,收的也是粟,只有不出产粟的地方,才收麦,直到唐玄宗的时候小麦才再次推广普及。还有一种作物可以用来对比验证一下小麦的“杂稼”地位,那就是棉花,棉花从开始受到重视到普及只用了短短几十年,而且延续至今。(南宋末年人谢枋得曾在一首诗里提到,当时江东地区还没有棉花,但在他去世的那一年——1289年,元朝掌权者在江东等地设立了木棉提举司,每年从民间征收棉布十万余匹。)
铁匠当然愿意,这玩意越厚越好造,薄了才考研工艺呢。
又扯远了,回归正题。(之所以说这些,也是为了挖坑。)
“好,努力去做吧!”晋宇看这招管用,鼓励了一句。晋宇喜欢老实人,因为老实人实在,容易满足。
程怀默刚填了一口刨冰,马上又笑喷了出来,断断续续跟晋宇说道:“笑死我了,哈哈```今儿个碰到怀玉,这小子偷偷跟小弟说```哈哈```说他下面长毛了,哈哈```问小弟是咋回事,是不是病了,哈哈```”
爆米花?晋宇仿佛被雷击中,脑袋豁然开朗,还有比这低成本、利润高、见效快的吗?所需的无非是几套器具,一些糖而已,绝对比前面几个有搞头!
能持久的都是爷们!周五了来个高~潮!把推荐票票都砸给锄禾吧!
晋宇来到后院,又废了半天口舌,加上用泥巴糊了一个模型,才让一脸木讷的铁匠明白这爆米花机到底长什么模样。
想到这里,晋宇摇摇头,古代不好混啊,也就吃米饭便宜点,想吃个零食都不容易。哪像后世?半斤大米,五毛钱的加工费,就能爆一锅大米花,白花花的一提篮,便宜实惠,还好吃。
“行,稍微厚一点就行。”晋宇点点头,怎么忘了这事了?商朝都能铸造司母戊鼎,凭什么唐初不行?而且铜活泼性比铁都低,也不容担心渗入食物当中。
院子里就有石磨,前阵子锄禾自己磨了一点面粉,现在基本也都吃上了,至于为啥当时没想到要造个面箩出来,原因很简单——不会!现在情况不同了,有泰石这么一个木匠高手在,造不出来还真对不住他那把手艺。
**********************(以下正文)
“噗~”晋宇一听,也一口将嘴里的刨冰喷了出来,这秦怀玉也太雷人了吧?不愧是书呆子!“你怎么跟他说的?”
“咋了?小心乐极生悲!”晋宇不知道程怀默到底碰到什么好笑的事情,也就无从体验他那种快乐。
小哥俩告辞后,轮到晋宇发愁了,原因很简单,这年头没面粉!看一些穿古者过来又是做这个又是做那个,晋宇很是无语,已经绝了抱怨的心思了,一切靠自己来吧。
“你叫什么名字?”晋宇问道铁匠,将不知兵可是大忌。
晋宇听罢,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这程怀默也太能整蛊了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