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嘉靖久不上朝,却稳坐江山,崇祯宵衣旰食,不敢懈怠,结果大明亡。
除去皇帝自身能力外,他得出个不成熟的结论。
正德,嘉靖和天启,崇祯内阁构成有巨大差别。
正德的内阁号称大明最强内阁之一,既有刘大夏,也有刘健,谢迁,李东阳。
时称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纵然这个内阁让刘谨搞垮,但迅速填补进杨廷和,焦芳。
嘉靖内阁前期有杨廷和,杨一清、张璁,后期有徐阶,高拱,张居正。
这些内阁官吏,一步步升迁,履历丰富豪华,既有六部任职的经验,也有主政三边军务的经验。
一句话,熟悉大明方方面面,理政经验丰富,老练,对维持朝廷运转,解决帝国弊端有深刻认知。
万历起内阁官吏履历越来越单一,要么是皇帝潜邸旧臣,要么是东宫宫僚,严重缺乏省府州位置上的锻炼。
非常简单的对比,天启朝,东林文官由众正盈朝,变成屈指可数的保护动物。正德朝,却能反杀刘瑾,这就是差距。
天启,崇祯朝内阁,比较有经验的就剩孙承宗,然而,孙承宗年纪老迈,与刘鸿训,李国普都没有总制三边的经验。
崇祯朝,内阁更糟糕,要么是固宠保禄的周延儒之流,要么是没有忠诚度的魏藻徳之流,又或者是擅长纸上谈兵的杨嗣昌之流。
维持帝国运行,从来都需要理政经验丰富,高超的官吏,而非坐在清闲位置,随龙而起,进内阁做官的散人。
毕竟,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所以,他刻意筛选万历末年至天启年间,在地方做出政绩的官吏。
除去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李邦华等,李长庚,陈扬美,李起元,李从心,史永安,杨觐光,金炼,苏茂相,尹伸,李枟,张梦鲸等,陆续走进他视线。
此间,李国普,李标,张维贤突闻朱由校语质问,即意识到揣测错圣意。
陛下绝非无脑打击阉党,亦非全面起复东林官吏。
朱由校不给李国普辩解的机会,啪的合上奏本,重重的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明正值多事之秋,需做事的能臣干吏。”
“即日起,内阁定为六人,首辅李国普,次辅徐光启,剩余依次为刘一燝,李起元,刘鸿训,张维贤。”
“六部尚书分别为兵部尚书孙承宗,吏部尚书王永光,户部尚书苏茂相,刑部尚书陈廷谟,礼部尚书钱龙锡,工部尚书王徵。”
“阮大铖掌都察院,李标执控通政司,李从心督漕运,金炼督河道,姜日广管四夷馆。”
内阁六人,实为四人,李起元年迈,是请来镇场子的,张维贤是稳住勋贵的吉祥物。
一声惊雷起,百官瞬间色变。
啥啊?
这是啥啊?
陛下任命的内阁六部官吏,剔除以前的阉党,多任命不结党的官吏,期许的东林回归呢。
何况陛下把督查百官的都察院交给阮大铖,阮大铖投靠阉党,为东林文官所不容。
此举到底何意啊?
朝堂,阉党官吏不喜不悲,东林文官满脸懵逼。
怎么是这样?
为何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