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次开会定下来的规则,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这四个最有关注度的大奖,由观众和评审团联合评选,其他专业奖项由评审团独立评选。”沈冲把名单从头到尾再看了一遍后,说道:“就按这个名单来做金像奖特刊吧,什么时候能做好?”
“春节之前恐怕来不及了。”陈柏生算了算日期,说道:“二月二十五号左右,应该差不多,赶在二月最后一期《电影时代》之前。”
“那行。”沈冲点头,说道:“你做好之后,交给老罗,让他负责发行,同时在《电影时代》和《第一电影评论》上印选票。”
“好。”陈柏生站起来,说道:“那我先走了。”
“我送你。”沈冲送他出门的时候,真心实意的说道:“陈哥,多亏有你,要不然,金像奖今年无论如何也办不起来。”
“别这么说,我只是做一些琐碎事。”陈柏生谦让,笑着说道:“要是没阿冲你的规划和投资,哪里来的金像奖,我做香港国际电影节,一毛钱都没得拿,做金像奖,每个月一两万的补贴,要是没做好,哪还有脸见人?”
沈冲呵呵一笑。
他说没有陈柏生,做不起来金像奖,并不是虚言。
如果只做“香港电影”金像奖,沈冲毫无压力,最多两个月就能搞定,绝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四五个月的筹备期,还弄得手忙脚乱,到处出纰漏,但那种金像奖,有何意义呢?1979年香港值得一提的电影,总共就那么四五部,在一堆歪瓜裂枣里评最佳电影,磕碜人不是……
沈冲在去年年初,刚收购《电影双周刊》的时候,就有创办金像奖的心思,但一直按兵不动,因为没有内地参与的话,早一年还是晚一年办金像奖,区别不大,所以直到十一月份的电影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他确认了内地电影人有兴趣参与角逐之后,才启动了金像奖筹备委员会。
把评奖范围扩大到整个华语电影圈之后,麻烦就成倍的增长,两岸三地体制各异,客观条件不同,到处是障碍,尤其是内地,连程控电话都没有,打个长途要等一两天,加上航班稀少,火车速度又慢,后世一天可以做好的事,在这个时代里,半个月都未必能搞定。
陈柏生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一边组织人手收集资料,制定金像奖的评选规则,筛选各大奖项的入围名单,一边和香港大会堂沟通,安排颁奖典礼的各项细节,同时还要帮香港国际电影节做事,把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还提前弄好了入围候选名单,可谓劳苦功高。
陈柏生走后,沈冲回到在秘书处,说道:“薇薇安,让阿军在楼下等我。
他打量了谷丽薇一下后,又问道:“今年的公司制片计划会议,是不是你做的记录?”
“是的。”谷丽薇拿起电话,一边拨号,一边问道:“沈总,怎么了?”
“你还记得制片计划的内容吗?”
“记得。”
等她打完电话后,沈冲说道:“那你把计划书找出来,等会和我一起去见邵逸夫。”
“我也要去?”
“别人去拜山头,都是带一群小弟壮声势。”沈冲笑着点头,说道:“我没有小弟,只好带个秘书凑数了。”
谷丽薇做了一个多月的秘书,已经熟悉了沈冲的说话风格,她轻轻一笑,麻利的站起来收拾桌子上的文件,说道:“沈总,计划书在制片部经理办公室,我现在过去拿?”
“好,你去吧。”沈冲看了看时间,说道:“我在下面等你。”
在楼下,坐进汽车后,沈冲从口袋里掏出金像奖候选名单,饶有兴趣的胡思乱想。
按照一般电影奖的惯例,各大奖项的入围名单都只有五个,这次最佳电影弄了十个,也是为了平衡两岸三地的无奈之举,台湾电影积弱不振,如果只有五个入围名额,在侯孝贤和杨德昌成熟之前,两三年内,台湾电影连打酱油的机会都没有,参与感太弱的话,会削弱金像奖在台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内地电影虽然饱经风霜,备受摧残,但毕竟家业大,破船还有三斤钉,像谢晋,谢铁骊等老江湖,还有再战之力,同时内地拍电影,只有政治上的压力,没有商业上的压力,只要选题正确,就可以精雕细琢,所以拍出来的片子质量不俗,完全不输正处在转型期,青黄不接的香港电影,这次内地入围了五部,而香港才三部,就是明证。
香港的三部电影,《疯劫》和《空山灵雨》的版权,都是沈冲的,只有《点指兵兵》不是,这让他颇有几分遗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