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不费那个事了,你说没事,那肯定就没事了。”
“那成,把冰棺盖子重新盖上,我们就这样守着,到天亮就弄去县里火化了。”
屋子里重新安静下来,天浩的大伯和二伯其实有点想回去,不过不好意思开那个口,也只能坐下来跟着一起干熬。
天浩二叔当然不会开口让他们回去,这个时候肯定是人多壮胆更好,真要是走了,出个事情怎么办?
更何况这是天浩的后事,我和舅舅都还在呢,他们这算是本家人都提前走了,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至于让我和舅舅回家休息,那就更不会开那个口:现在就指望舅舅这个专业人士镇场子呢,哪里敢让离开半步?
这么一来,屋子里气氛就有些尴尬,聊起天来,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完全没有那个氛围。
我想起之前他们提到的以前附近烧旱魃的事情,于是开口问道:“对了,咱们村附近以前烧旱魃是怎么回事?”
天浩二叔听到这个,顿时精神一振:“小峰原来没听过啊,我给你讲讲,这事儿可有意思了。”
好嘛,一群大老爷们在一起正尴尬呢,我一个问题可算是挠到了痒处,这是瞌睡刚好帮人送上了枕头。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还没开始抗战,中原一带,虽说因为军阀混战,天灾人祸的,日子过的比较苦,但是终归是能活命的。
可苦命人什么年代都是有的,就有一家人家里的两亩田都是浇不到水的旱田,每年的粮食收成很少,家里媳妇又添了孩子,还因为生孩子的时候伤了身子,一直不见好转。
家里实在是穷得没办法了,这位赖老三就豁出去做了担货郎,其实就是到各个村子卖货的小贩,因为那个年代只有扁担担着两个筐,就叫担货郎。
赖老三其实不姓赖,他因为头上长癞癣,一头的烂包,又家中排行老三,才得了这个名字。
那个年代,卫生和医疗条件都很差,很多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皮肤病,细皮嫩肉的那绝对属于大户人家。
赖老三是个能吃苦的,别的小贩天气热了就会休息,他天气再热也会去做生意,大人用的洋火(火柴)洋皂(肥皂),小孩玩的陶人,吃的糖人,他都有。
因为东西齐全,又吃苦耐劳,赖老三的生意做的也算不错,总算是给家里媳妇赚了药钱,孩子也有了奶吃。
有一天晚上赖老三做完生意回家,清点自己的收入时,忽然发现钱数对不上。
要知道他这可是小本买卖,丢上几件,一天的辛苦可就白跑了。
他仔细核对了一番,发现就是少了,更让他感觉奇怪的是,他装钱的兜里还有几张死人用的纸钱。
不是现在的冥币,是像大铜钱那样的黄纸,圆形中间带四方孔那种。
如果算上这几个冥币的话,账目就刚好对得上。
赖老三明明记得,自己今天收钱的时候都很仔细,并没有生意忙不过来没注意的情况。
这几张纸钱是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