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归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归家

    结婚十三年,我极少回家。除了每年的新年和中秋节必须回去外,平时很少有机会回去。不是不想回,只是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以至于每次回去,对村子和村子里的人都有一种无法表达亲近感。

    因为疫情,我又许久未归家,算下来,也快有一年时间了。适逢中秋节来临,疫情也渐消,终于决定回家一趟,带上孩子,带上思念,带上不知如何言表的心情。

    一大早便起床,梳洗打扮,收拾完毕,和孩子们一起起程。秋风吹拂着我的长发和周围的一切,被吹起的裙摆在双腿周围划出一个个圆圈。小白鞋踩着片片落叶,发出轻微亲密接触的摩擦音。孩子们一身黑色,配上墨镜,活像我的两个私人保镖,走在他们中间,真有一种被保护的感觉。

    坐在回家的列车上,心情随着外面的玉米地而起伏。那一片片金黄的玉米,有的已被主人收入仓中,有的被晒在路边,有的还站在杆子上,随风摇曳。那一穗穗玉米棒,仿佛闪动着童年的影子,记录着童年的往事。

    一路上很顺畅,和之前回家一次路上要堵一两个小时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下了车,我们在街边吃了小笼包,再慢慢往街里走,我想让孩子们看看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小时候逛过的街道,但他们似乎不感兴趣,也难怪,现在的街上根本没有什么吸引人的风景,多年前修的公路两旁,一家挨一家的商店倒也热闹,但顾客多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群,小镇上没有多少年轻人在家,自然也少有儿童乐园之类的店面。

    大十字街右侧的百货大楼依然存在,只是商品多样化现代化了。小时候这里是我们小伙伴眼中的万物宝库,谁要买什么东西,都会来这里。事隔多年,时过景迁,房子还是那排老房子,人早已换了新。大十字街北500米是小十字街,以前常有卖鸡鸭鱼的商贩,现在却一家商户也没有了。从南街走到北街,也没见多少人。刚好母亲来接我们,买了礼品和水果,我们一起回家。

    家里一切如故。门前的小河里依然飘着绿色的浮萍,河岸上母亲种的花儿竞相开放,花儿旁边,是一排排小葱和青菜,母亲怕小动物伤害青菜,在周围围了一圈漂亮的栅栏。村子里很安静,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熙熙攘攘的热闹,有去田里干活的人回来,也是悄无声息地回到自己家。突然感觉这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的环境,很适合读书、感悟人生,很适合在一些时间里生出无限感慨。幸好我拿了书本回来。

    母亲自回来后便一直忙碌着,弄饺子馅、和面、调肉馅,准备给我们包饺子。父亲在整理他的渔网,最近河里放水,他去捕了很多鱼回来。我一边帮母亲包饺子,一边和父母说话,每次回来都有说不完的话题。这个小家庭不仅养育了我长大,还赋予了我梦想,而不管我以怎样的状态回来,它都是那么热烈地欢迎我。村里的长辈们也都那么真诚地迎接我,虽然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女子,但在他们眼里,我还是当年那个小村花之一。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改变,他们的内心一如既往地纯净,这大概就是我永远对它依恋,永远对它亲近的原因吧。

    临近中午,我提了礼品去看二姨和姨父。走到大门口,原本愉悦的心情变为沉重,这个小院曾经装满了我整个童年的快乐,装满了我童年七彩的梦,这个小院曾经人来人往,欢笑声不断,这个小院曾经灯火通明,如今却静得可怕。我叫了两声二姨,无人应答。走到门口掀开帘子,看到二姨和姨父分别躺在两个沙发上,姨父正在看抖音,二姨紧闭双眼,仰面躺着。我又叫了一声姨父,他们才猛然起身同时向外看,过了七八秒钟时间,姨父才认出我来,赶忙让我进屋。二姨则在我坐到她身旁的时候才认出是我。

    坐在硬梆梆的沙发上,我粗略环顾了一下四周,堂屋后排还是多年以前那张条几,由于年久,上面的油漆纷纷脱落,掉在地上形成厚厚的一层碎渣。条几柜门的把手也早已生锈失去了原色,条几上也落了一层灰。墙面的钟摆准时准点地走着,我记得小时候,这块钟表里放了他们家包括哥在内的唯一的一张全家福照,自哥离去后,我便再也没看到过那张照片。条几前面放着半旧的茶几,上面堆满了杂物,似乎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擦拭了。茶几两旁,是两张沙发,就是现在他们各自躺着的地方。沙发旁有一把旧椅子,满地都布满了脏物。除此之外,再无任何新的元素。我把礼品放到沙发旁,那两个崭新的包装盒立刻鲜艳得和周围的环境不协调起来。

    我又粗略打量了一下姨父和二姨,他们满目沧桑,让人说不出的心疼。姨父花白的头发横七竖八地贴在头皮上,混沌的眼神,仿佛没有一点灵气,黝黑松弛的皮肤裹着瘦弱的胸膛,粘着泥土的胖裤子,裤管随意地卷起,腰间系着一条细细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