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出头。除了元嘉帝,也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去弹劾管知兴师问罪。
散朝之后,孟颂延并没有回到自己家,而是和吴王一起去了内殿。
南边的世界,虽然粗略的定下,但是具体的章程还需要太傅和王叔一同拟定。元嘉帝扶着额头,满是担忧。
不知道是不是孟太傅的错觉,他总觉得如今的天子仿佛瘦了一些,眼窝微微凹陷,带着疲惫。一时间他说不上来心中是什么滋味,天子一面案牍劳形,一面又宠信女干逆小人。
孟颂延点了点头,此事微臣和吴王会与三省各位宰相和六部各位尚书一同拟定。到时候还要圣上裁断,还请圣上保重自身,不要太过劳累。
元嘉帝有一瞬间的心虚,随即又感动的点了点头。
话虽如此,只是门下省侍中之位空缺已久,这样大的事情不能没有侍中决断,而且科举的事情还没有过,人手只怕不够。吴王叹气道。
此时,科考之事还是暂时放一放。孟颂延摇了摇头,国家取士固然重要,但是百姓的性命更重要。
元嘉帝心中愤懑,从他登基以来就没做成过一件大事,虽然他没有听到过,但是想也知道,坊间必定会又传闻说他是无德不仁之君,说他得位不正。
吴王点了点头,微臣也是这么认为,那门下省那边……
只能去请周珐。孟颂延脸色微沉。
他虽然不知道情况如何,但是是从刚才传信的使者那里就可以看出来,周家为这件事情做足了准备,同样的也只有周家的人成功稳住了南边的局势。
而且现在门下省的那几位侍郎,无论是在声名还是能力上都比不得周珐。
何况周氏在南边有不少门生故旧,明面上虽说他们都是北齐的臣子,都应该为北齐效力,但是这些话也不过是明面上说着好听而已,实际情况是怎样,大家心里都明白。对于那些人来说,周珐的面子,或许比圣上的谕诏效力还大。
请周珐出山,给周珐官复原职,就是为了能让周氏出手协助,也是嘉奖周氏在南边的所作所为。毕竟他们对于灾情的处理,做的就是要比其他人好。
吴王一怔,不敢相信孟太傅居然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年轻的天子或许不知道,但是他却是清楚的很,在几十年前,他还很年轻的时候,北齐的朝廷几乎是周家的一言堂。
当时周珐还不是侍中,但是当时的周家家主也是担任门下侍中一职。当时的周氏,是何等的权倾朝野,周家家主若是不点头,圣上的圣旨甚至出不了皇宫。
周氏的式微是皇室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形成的结果,不到万不得已,他们并不想把周家的人请上朝堂。
吴王明白,孟太傅自然也明白,但是在这个时候,又哪里能顾忌那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