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87版《红楼梦》宝黛初遇的片段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我脑子里又浮现出了我梦中的一个画面:我在宝黛初遇见的屋子那个看不见的角落,观众们看到的是前面亮丽的影像,我看的是影像背后没有光线的部分……而且整个屋子亮的只有影像部分,大部分空间都是我所看到的黑暗的部分……
自从我创作以来,似曾相识感在我身上就越来越频繁出现了,而且出现的范围也更广了,以前是新到的地方和新感受的场景,现在扩大到读书和看电视剧,甚至我自己产生想象也会引发似曾相识感……
我想越来越多的似曾相识感和越来越多神奇的梦就是我最大的财富……也只有这两种东西能助我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出来……
写出这些文字,我又想起一个梦来:
我有两只风筝,这两只风筝很大,而且总是连在一起,我总让这两只风筝带我飞到世界各处游玩……(这好像也是我在李俊家下面的田土边的小路上产生的一种想象。李俊是我们村读书很厉害的女孩,她现在都已经是博士了,在我们省的师范大学当老师,初中的时候,我的成绩与她不相上下……)
“这两只风筝就是你的似曾相识感和你瑰丽的梦……他们可以带你领略隔层宇宙的不同美景……”
我越来越想知道,我到底是谁?为什么我是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我会有那么神奇的“两只风筝”?为什么我越看《红楼梦》我就越有很多似曾相识感?我以前并没有好好看《红楼梦》原著的,就是电视剧我也不曾一集一集耐心的看完过……
“你昨天不是写过了吗?你已经建好了通向潜意识巨网的公路……你在潜意识巨网与曹公的心量子遇见过……”
这只是我的想象而已……又不是真的……我对《红楼梦》真的有很多很多似曾相识感,这点绝对是我最真实的感受……
“可你的想象也有很多真实的地方……你只是无法用语言将之真实的表达出来……你再好好去看看《红楼梦》,看看还有哪些片段让你似曾相识感最浓……”
我知道了,蒋勋老师说过,《红楼梦》很多地方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尤其是第五回,一会是宝玉虚幻的梦境一会又是现实中的赏花会,中间也有好多情节也运用了类似的手法……让读者在虚实之间流连忘返……
这也是我所要追求的一种写作手法,也就是半梦故事的结构。我觉得整部《红楼梦》就是很高端很大气的半梦故事,书中的事有真有假,有虚有实,让读的人在曹公的奇妙编织中意会到内心深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这就是我以前所说的拥有生命体系的信息化系统……
《红楼梦》就是一个有高级生命形态的信息生命统一体,不同的人读“她”能读出不一样的东西出来,她永远有神秘的东西值得人们去研究,就像生物学家研究生命体一样……
《红楼梦》是我创作《半梦怡人心》很好的一个典范……所以我才对“她”有很多奇妙的似曾相识感……
“这也预示着如果你能在潜意识巨网中见到曹公的心量子,你的《半梦怡人心》也能变成另一部值得人们研究的伟大作品……不只如此,如果你能从潜意识巨网中吸收到超越现实的很多智慧,你就拥有了创作伟大作品的深度智慧和超越现实的见识……你要知道,你在潜意识巨网中吸收的一点智慧都要胜过你在现实中五十年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