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不二知道李召等人戎马一生,嗜酒如命,便让黄林吩咐下人切了些牛肉,备了几十斤“女儿红“。也不管什么君臣礼节,职位尊卑,大家团团围坐,一边饮酒吃肉,一边详论军情。
华不二身为杨镇龙起义军大兴国军内务总管兼随军医官,在今年年初随解甲归田的原大宋衢州总兵杨镇龙一起,集聚宁海十八都举兵起义,大肆反元。军至一十二万,可谓声势浩荡。初时,元军不备,义军所到之处,攻城掠地势如破竹,一直从宁海经天台打到东阳玉山,以玉山二十五都为根据地,杀马祭天,定国号“大兴“,年号″安定“。杨镇龙总兵则自谥为王,令众军额刺″大兴国军“四字,誓驱元奴,力复河山。奈何义军伧促成军,缺乏有素训练,与元两军对垒中多有失利,先败于新昌,后败于桃源等地。
其时起义军折损过半,急需补充兵源和粮草,杨镇龙便密令华不二潜回浙西南一带秘密筹备粮草、组织兵源,以备不时之需。
谁知华不二离营数月至今,所筹军粮寥寥无几。每一想念及此,便深觉汗颜。当下向李召问起别后情形。
李召道:″自华总管走后,义军在元行大司农脱脱、浙东宣慰使史弼所率十万之众的围追堵截下节节败退,先失玉山、后丢龙兴山。大兴国王杨镇龙总兵突围至宁海松坛,终因寡不敌众,而于乱军中殉国……“
李召说到这儿,再已控制不住满腔悲忿,失声痛哭,余下诸将尽皆泣不成声。
李召哭着道:″如今大兴国军已然四分五裂、溃不成军,我等拼死杀出重围,逃得性命于此,还望华总管予以定夺。“
华不二老泪纵横,大呼一声:″皇天不佑大兴国矣!“往后便倒。
众人急忙将他救醒。
华不二仍是眼含热泪,失声高呼:″大兴国主死得冤枉……华某有愧,还有何面目苟活于天地间!“突然从一将士腰间夺过一柄长剑,就势往脖颈上抹去。
樊白玉大惊,伸手夺下长剑,愤然道:″驱元复宋,任重道远,总是好事多磨非朝夕之事,师兄何故如此?死则容易,岂不有负杨国主重托、天下苍生厚望?古人便有不以晨荣而自骄、不以夕折为己辱,还请师兄三思?“
华不二闻言,心下一振,道:″师妹所言非虚,俱在情理之中。只是我今已臻七旬,伏枥老骥,空有千里之志,已无破尘之力。正所谓: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首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眼望厅中诸将风尘满脸,微露倦容。心想,辛稼轩这首词,正可为我此时心景写照。当年他也如我这般,眼见莽莽神州沦于夷狄,而虏势方张,规复难期,百战余生,兀自慷慨悲歌。
陆并听他如此一说,也不禁耸然动容。是啊!有道是枥骥不忘千里志,病鸿终有赤霄心。可这国破河山碎,空负有心人。人心一散,更无规复之期。自己虽曾贵为宋室帝君,一代天子,却亦沦落到寄人篱下隐姓埋名的地步,以我之能,文不能安帮,武不能定国,谋不望诸葛卧龙之项背。当此之际,我们如何方能牢抱成团,解天下苍生于水火,光复山河于万一?
陆并道:“樊前辈所言甚是……壮志未酬,先生岂可妄言生死?总兵虽殒,然帝昺犹在。只要大家协力同心,同仇敌忾,何惧河山不复、民族不兴?“
陆并此言一出,宛如晴空霹雳。华不二蓦然惊醒,目泛红光。对呀!我倒险些儿忘了,大兴国主杨镇龙不过衢州一总兵,籍籍无名之辈,尚可一呼百应,齐聚十万之众,倘得宋室帝昺振臂一呼,岂不天下归附、群雄毕至,何愁大事不成?
当下挣脱诸将搀扶,向陆并翻身再拜,声泪俱下地道:″微臣华不二恭请陛下重振君威,诏告天下,举义字之旗,匡扶大宋,以正社稷。”
李召等诸将见华神医拳拳赤诚,匡宋之心可昭日月,当即相继拜倒,齐声道:″末将等愿与陛下牵马坠蹬,誓死效命鞍前,共赴国难!“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