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殿前,一尊三耳鎏金香鼎,矗立其间。香鼎之上,香烟缭绕,直上云天。
诸人焚香再拜。
拜过太清道祖,一行人进了正殿,朱厚熜忽然问道:“敢问道长,不知元贞真人何在?“
年轻道人微一颔首,捻须笑道:“师兄听闻王妃要来还愿,恰逢黄道吉日,喜不自胜,如今正在七真殿后淬炼仙丹,以献王爷千岁。”
“哦?原来如此,贵观有心了。”
话虽如此,朱厚熜却愈发狐疑起来。
这妖道驱散香客,闭门炼丹,却有刺虎泼皮寻上门来。先前玄妙观外惊鸿一瞥,那名唤“狗儿”的泼皮腰间鼓鼓囊囊。
莫非是送来了红铅、秋石、蟠桃酒,这些丹材?
思及此,朱厚熜笑道:“不知这七真殿,在何处?元贞真人地元大道,如雷贯耳,我等可有幸一观?”
年轻道人闻言,神色有些为难,苦笑一声,解释道:“世子有所不知,吾辈炼丹,许致虚极而守静笃,以神御丹火,旁人轻易不可打扰。”
眼见朱厚熜跃跃欲试的神色,元亨又苦笑道:“世子勿恼,算算时辰,左右再过一个时辰,仙丹也该出炉了。”
说到此处,朱厚熜也再不便多言。
索性便在太清殿内踱步观览起来,元亨亦步亦趋作陪,紧随身后。
“世子请看,道祖左侧,供奉的是文始先生,右奉南华真人。”
“文始先生是何人?”
朱厚熜问的云淡风轻,实则却有些神思不属。
方才,进玄妙观前,他已经令骆安,遣人跟着那名唤狗儿的泼皮了。
以王府仪卫司的手段,如今也该有消息了。
“好教世子晓得,道祖左奉的文始先生,姓宓名喜,字公文,天水人,得道于周成王时。道典云:文始先生尝为函关令,一日忽见有紫气东来,夜观天理星西行,乃知圣人将至。后老君至函关,拜为弟子,得闻大道。”
元亨道人讲了半晌,却见朱厚熜意兴阑珊,随意附和着。
绕过太清殿正殿,一处颇为清凉的小偏厢映入眼帘。门头上蒙着一块红布,下方摆着一条长案。
案上,笔墨纸砚样样俱全,砚台之侧,则是摆着一副签筒。
朱厚熜见猎心喜,倏忽之间想到了得自王莽洞的智脑。
那篇《明史》卷十六里,言:正德十六年三月丙寅,帝崩于豹房。遗诏,召兴献王长子嗣位。卷十七又言: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讳厚熜。
一时间,朱厚熜竟是心痒难耐。
踱步长案前,施施然坐下,便笑问道:“敢问道长,是何人在此处占卦?”
那元亨道人也不答话,轻笑着落座于长案之前。
见状,朱厚熜恍然,又笑道:“道长可是精通《周易》?”
年轻道人飒然一笑,轻笑道:“不瞒世子,若是旁人问起时,贫道自然精通易学。不过既然是世子问及,贫道便也坦言相告了。”
“先师通《易经》,善卜算。贫道只得了三分真传,一身道行全在《梅花易数》里,不善解千,却精于相面。”
元亨道人所言,正中朱厚熜下怀。
朱厚熜嘴角一扬,当即便笑道:“那烦请道长,与我相上一相。”
言罢,道人沉吟片刻,细细端详朱厚熜良久,忽然一甩拂尘,笑道:“世子出身王府,面相自然极贵。不过我观世子面含煞气,心惊之下,便给我玄妙观卜了一卦,卦象却是坎上震下、二爻之卦。”
听元亨道人说自家是含煞而来,朱厚熜面色也跟着沉了下来,言语不善的问道。
“哦,不知此卦何解?”
年轻道人浑然不惧朱厚熜越发阴沉的脸色,捋着拂尘,淡然开口:“此卦诗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行缓来头有序,急促反惹不自由。”
一首卦诗词言罢,目光直视朱厚熜,“是以,我玄妙观,虽无大劫,却有小恙。”
话音落下,便见一王府侍卫喘着粗气,疾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