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多采访都问过,我的答案其实很明显,我不排斥‘流量’这个词本身。”黎念倾不厌其烦地仔细回答。
“我们之前看到您在直播现场对……呃……”主持人想提苏景迁的名字,磕巴了半天,还是遵守采访录制之前双方达成的协议,没有让这个名字出现在对话里,隐晦地问道,“似乎您对于流量明星并不感冒,是不是现在您自己成了流量明星之后,才接受了这个词呢?”
就差直接把“您是不是双标”这个问题怼到黎念倾脸上。
这个看似犀利的问题,实际上也是黎念倾和顾小棠斟酌之后,同意保留下来的。
娱乐圈是个拜高踩低的地方,黎念倾没红的时候,作为娱乐圈的新人,哪怕稳坐国家舞剧院首席的头把交椅,在采访中,也偶尔会碰到几个主持人临场发挥,没有跟他们对过台本的问题。
更危险的是碰到苏景迁或者景年公司旗下艺人的粉丝,对她提些出其不意的带点攻击性的挑战。
她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演员,在新入坑的粉丝深扒过她的历史,得知她在古典舞领域的成就后,绝大多数都在坑里给自己刨了点土,把自己在坑底埋得死死的,非常安详。
采访的台本如同雪片一样飞到她面前。
她不同意或者顾小棠不同意回答的问题,譬如她的家事或者隐私,删掉。
可能会让顾玉珩不舒服的问题,譬如故意在顾玉珩面前问怎么看待吻戏,删掉。
那些删掉的问题无一例外,再也没有出现在采访过程中。就算是主持人想要从她的回答中衍生出些什么,也都是往有利于黎念倾的方向在说话。
因此此时这个问题,看似凶狠,实际上是黎念倾用来解释的好机会。
苏景迁拼命想把过去的景年公司和现在的念珩传媒搅和在一起的意图,她一清二楚。
“其实在我这里,‘流量’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意味着影响力以及观众对你的作品的认可程度。不管是作为演员,还是作为一个舞者,我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而且在行业里,其实‘流量’和知名度也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娱乐圈里的演员来说,有了流量之后,我可以接到更多的剧本,合作到更专业的团队,也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作品。”
“作为国家舞剧院的首席,如果有人愿意因为我,去了解古典舞,走进剧场去观看中|国舞的演出,让这个小众的圈子慢慢走进大众视野。我个人觉得,这也是我的荣幸。”
“我并不排斥流量,这是大家给我的,我非常感激,也会努力,以后多出一些作品来回馈大家。”黎念倾的采访风格就是云淡风轻的,和她的舞蹈风格一样,像春天和煦的一缕暖风。
让人情不自禁地坐下听她说完,还会不自觉地跟着她的思路走。
简单来说类似于“蛊”。
这是一种本事,比硬压着头,强逼着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高明得多。
主持人看着自己的题词卡,“那您……之前为什么在直播里,对流量明星这么抵触呢?”
问完自己都觉得自己在抬杠。
黎念倾“苗疆少女”的称号名不虚传。
“这其实是逻辑问题。”黎念倾一伸手,旁边的顾玉珩传了一块白板给她,她抽出白板笔,开始画传导图,“明星因为作品,获得流量。又因为流量,接到更好的作品邀约,出了更好的作品。又通过更好的作品获得更多的流量。这种‘作品-流量-作品’的模式,实际上是良性的,且可以一直循环。”
“而我反对的是,之前公司签的一些艺人,没有作品,却通过虚假的人设,收获了一定的流量。又通过流量造假,伪装成这个艺人很红的样子,去欺骗更多的人。这种‘人设-流量-虚假流量-赚钱跑路’的模式,每一个环节都是虚假的,到了第四步,戛然而止。”
“在第二种模式下,艺人本身已经成了一种商品,一个花瓶。青春只有几年,韭菜却是一批一批的,这种模式,是在耽误这些没有实力的艺人,也是在给三观还没形成的小孩子输送不正确的价值观。”
“说白了,大家都是圈内人,谁的流量是真的,谁的流量是买出来的。谁的实力配得上流量,谁的实力配不上现在的流量,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屈服于流量的制作人选择流量大但没有实力的艺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可能不应该指责,也不得不说,他们让本就恶劣的娱乐圈环境雪上加霜。”
黎念倾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那次直播后,她火速换掉了公司里不愿意接受培训,想要继续吃人设红利,捞完一笔就回家养老的一批艺人。
把舞剧院的同事签下来,又请了知名的乐队,针对个人风格,打造接下来的演绎路线。最开心的就是,以前一直担心在舞剧院出不了头的几个同事,也都在公司里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司莹现在的工作重心渐渐从舞剧院转移到娱乐圈里,经纪人帮她对接了几个电视剧,虽然只是配角或龙套,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