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脚下休整一夜,翌日清晨,王师范等人都换上了崭新的服饰,队伍中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仿若出征的将士凯旋而归。
长安已近在咫尺,因此并不担心露宿荒郊,队伍沿着宽敞平整的官道,缓缓而行。
巳时中,长安壮伟城郭已入眼帘,远远望去,仿佛巨兽匍匐于地,威严不可侵犯。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城门之上“长安”二字已可清晰辨别,雄浑有力的笔锋泛着鲜艳的漆色,显然是精心打理过的,依然如太平年间那般醒目。
守门士卒依旧盔明甲亮,昭示着大唐帝国那臣服四夷的“天可汗”之威,恍如梦境。
穿过厚重的城门,昔年随处可见的万邦之民,已不复存在,因为随着大唐帝国的衰落,再无力控制西域,自然那条曾经带给大唐无限荣耀的丝绸之路随即近乎断绝,何来外邦商旅呢?
只是街市间依旧往来如流,沿街酒肆仍然寥有虚席,高门贵族之士华衣彩服照穿,饮酒行令之声不绝于耳,整座长安都沉浸在繁华迷情的麻醉之中,即使天下乱起,帝国摇摇欲坠,皆不愿须臾清醒。
看着这无处不在的粉饰太平,纸醉金迷间丝毫不知国将不国的麻木,王师范坚定了心中的选择,更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与责任,须知“兴,百姓苦,亡,亦百姓苦。”
但是,在他人眼中,王师范却是一副对长安的繁华陶醉向往的表情,一种优越感在天使队伍中油然而生。
等到将王师范及其随从安排在迎宾楼后,他那便宜义兄就先去向田令孜复命,而不是僖宗。
没过多久,就带着几分遗憾回来了,“陛下和义父此刻不在京中,出城游猎去了,大郎就先在此处休息,等有传召,再面圣不迟,只是这京城贵人多,还是少些走动才好。”
“谨遵兄长教诲。”王师范忙出言感谢,随手就将一锭银两递过,丝毫不露痕迹。
“大郎,你太客气了,咱们兄弟本不用这般的,呵呵。”嘴上说着不用,手上却是诚实地收下。
“小弟在京这段时日免不了还要麻烦兄长,不表达一番谢意,心中总是过意不去的。”
这番说辞让王师范的便宜义兄很是受用,又复寒暄几句,才离开迎宾楼。
待其离开,方才脸上还挂着笑意的王师范,面色露出鄙夷之意,还有一种心痛之感,感叹着眼下济阳县虽是百废待兴,随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此时此地却不得不入乡随俗,纵有千般不愿,该有的孝敬亦终是难免。
随后一连三日,都没有朝廷的传召,从那便宜义兄派来之人的口中得知,陛下还未还京。
透过小楼的纸窗,看着京城街道上空那丝雨纷纷,就像**般细密而滋润,滋养着皇都中随处可见的杨柳,绿意更浓。
闲来无事,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笔锋回转间自是章法有度。待到天气放晴,坐在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味名茶。
这是自从创立破浪营后,王师范最放松的一段时光,沉浸于书法、品茶之中,颇为惬意,亦是无奈之举,再急,也得等着,谁让人家是皇帝呢!
就在这无聊地等待之中,终于来人传话召见,但却不是去见皇帝,而是去见田令孜!
透过这个细节,王师范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便宜义父的权势何等滔天。
跟着来人直达田令孜府邸,其豪华程度远胜安师儒府邸百倍,安府可是此前王师范见过的最豪华府邸啊,这京中权贵的奢豪又一次震惊了王师范。
一路小心跟随,王师范停在一座小型宫殿之前,不一会儿就有人传其进殿。穿过玉石铺就的台阶、雕花精致油漆鲜红的大门,眼前瞬间开阔,其宽敞程度足可容纳数百人而不显拥挤。
“你就是王师范?”一道尖细之声传自迎面主位。
“正是小子。”王师范不敢造次,恭谨应道。
“果然是一表人才,听阿荣说,你们结为义姓兄弟了?”
虽不明其意,眼角余光却见义兄田荣略一点头,王师范索性诚实答道:“正是。”
“哈哈哈,阿荣乃是老夫义子,既然你们已结为兄弟,那以后就跟阿荣一样,你也称我义父就是。”
上首之人正是田令孜,听其话中意思,对王师范颇为赏识,估计是田荣没少为其说好话,看来这礼送得不亏,王师范暗中冲着田荣隐晦的示意感谢。
“小子拜见义父!”说着,王师范郑重其事大礼参拜道。紧接着从袖中取出一份描金礼单呈上,“小子来得匆忙,只略备平卢特产,望义父莫要见怪。”
田荣接过礼单,转手呈给田令孜,只见其余光轻瞄,口中不禁嘬牙,“这要是略备,那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