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文公不再推辞,他下令集合军队准备出征。卫军从楚丘出发,向訾娄(菟圃西)进发。沿途之上,大量的家族武装自发地赶来加入队伍,生力军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军队的士气。卫文公将他们编入辅助部队,辅助部队的数量很就快超过了正规军。
卫军到达訾娄时,敌人也到达菟圃郊外。邢师驻扎在城东,狄军则在南门和北门外扎营。狄军虽然势众,却是由很多部落武装拼凑起来的。
缺乏统一有效的指挥是狄军最大的弱点,这种弱点随着夜幕的降临和士卒的困乏被放大,卫文公于是决定对狄营发动夜袭。
卫人选定的目标是北门外的狄军。狄营背对着向东流去的濮水,这条河会给敌人造成额外的杀伤,放大偷袭的战果。
二更时分是人类最困乏、最需要睡眠的时候。但是卫国人却兴奋地睡不着觉,大量的辅助部队在少量正规军的带领下悄悄摸到狄营西侧。这边的防御工事还没有完工:壕沟虽然很宽却不深;由于周边缺乏树木,篱墙也没有建好。敌人陷入呼呼沉睡之中,夜巡者也抱着武器打着瞌睡。
卫人一拥而上、闯进营中,营地里的狗猛然间狂吠起来,敌人顿时惊悸不已。卫人毫不留情地放手屠杀,营外猛烈的击鼓和叫喊声使得营中情况乱上加乱。
进攻者极力把敌人赶向北面的河滩上,狄人在慌乱和黑暗中搞不清方向,纷纷踏进河里;只是因为濮水当时正处于枯水期,才没有使太多的人被淹死。
卫军发动夜袭的同时,菟圃城里的卫人涌上城墙,举着火把敲起一切能敲响的器物震慑敌人。受到偷袭的狄军的同盟者搞不清状况,只好缩在营地里观察,而不敢出去救援同伴。
东方欲晓时战斗结束了。卫国人战果丰厚,取得了大量的战利品;他们在撤退时又放了一把火,把能毁的都毁掉了。
幸存者们纷纷逃到邢国人和同伴的军营中去,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负了可怕的外伤;最重要的是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意志也被摧毁了。
幸存者把卫国人描述成被死神从地狱里放出来的魔鬼,说恐怕连赤狄和传说中的东胡人也不会凶残到想要摧毁一切的地步。他们还说只要卫文公在世一天,他们绝不再踏进卫国半步,没有人愿意再和魔鬼的使者一争搞下。
取胜的卫军将军营向前移动数里,任何人都能感到卫军士求战欲极强、咄咄逼人的气势。
恐惧的气氛很快蔓延到整个敌营。狄人不堪巨大的精神压力,当天夜里就撤退了;邢军不能独支,第二天也撤军回国了。
卫、邢两国这次虽然没有正面交手,但是卫文公已将邢国列为头号敌人;至于那些夷狄部落,卫国人已经不屑于将他们视作对手了。
鲁僖公十九年(BC641)秋天,卫国因菟圃之役对邢国展开报复。
这一年,卫国人从夏季开始就被干旱所困扰,人们眼见庄稼大面积干枯,粮食面临绝收的困境,天空却还是艳阳高照,没有一丝云。卫人对“祭祀山川是否可以求得天降甘霖”进行占卜,但是占卜的结果却显示并不吉利。
大夫宁俞说:“当年西周遭遇饥荒,太师姜尚提议进攻大商,武王克商后就得到丰年。现在邢国无道却风调雨顺,诸侯没有首领,无人惩罚罪恶。难道是上天想命卫国讨伐邢国吗来维护天道吗?”
卫人又为伐邢进行占卜,结果真的显示出大吉之像。卫文公下令征集军队,卫国出师后上天果然降下大雨,土地虽旱却不为灾。卫军借着上天显示的吉兆,士气大涨,一连攻克了邢国两个大邑。
鲁僖公二十年(BC640),华夏局势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些变化在后面还有详细的叙述),其中一个就是齐孝公转变了对邢、卫的策略,转而支持邢国打击卫国。
原来,齐国四公子一天在外流亡,齐孝公就一天寝食难安。实际上公子们的野心已经烟消云散了,他们又回想起当年在齐国的风光日子,便通过各种渠道向孝公传递信息,希望取得他的宽恕,允许他们回国。但是齐孝公心魔太重,他一直忌恨兄弟们的不臣之举,看到兄弟们低头求饶的信件终于出了一口恶气,感到特别解恨;但是他觉得报复的还没有尽兴,所以一直也没有松口。
高庄子劝说道:“公子们逃散四方,始终成为君侯的心病;君侯的担忧也是公室的担忧,臣的担忧,是国人的担忧。那么,为什么不把他们召回来呢?如果没有无亏,四公子绝不会作乱犯上。现在罪魁祸首已经伏诛,国内安定,四公子却还流连国外、糊口四方。
“他们已经后悔,却得不到君主的赦免,心中必然生出怨恨。兄弟相怨对哪个国家来讲都是不幸,都会给公室带来不利。齐国不能在对抗敌人的同时还要防范自己家的公子;如果敌人是公子们招来的,那就更令人无法接受了。
“所以,就请宽恕他们吧!公子们回到国内,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心中必然对君侯感恩戴德,报效公室还来不及,哪里还能与君侯、与国家为敌呢?君侯不能得到自己的兄弟,又怎么能得到诸侯呢?”
齐孝公准备采纳他的意见,但是表示绝不召回公子元,因为他是群公子的首领,是对抗自己的急先锋。
结果除了公子元,其他公子都被召回来了。以公子商人为首的流亡者对公子元采取了痛打落水狗的卑劣手段——为了免除惩罚,他们把一切罪行都推到公子元身上;为了立功赎罪,他们愿意对公子元做出最凶残的坏事;而齐孝公也通过惩罚公子元的党羽发泄出心中的郁结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