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
也是因为这件事,我才知道原来老太太的丈夫和儿子都为国捐了躯,老太太当年还给我军送过草鞋,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才来找街道,希望能给她应该有待遇。”
“王卫国,你这要债的方式,确实欠妥了点,不过我也理解你的心情,毕竟都两年了,而且当下需要用钱。”
听到王卫国的坦白和认错,王主任点了点头,批评了两句话,又忍不住看向贾东旭:“小贾,这事你做的不地道,人家王卫国父母好心借钱给你们家救急,一百块钱可不是小数目,都两年了你居然还没想起主动还?
要不是今天人家王卫国提起,你是不是还准备继续装糊涂,甚至赖掉这笔账?”
通过这件事,王主任也知道了王卫国父母是两年前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大西北支持建设的积极分子,当即对王卫国又多了几分好感和偏袒。
有这样的父母,想必王卫国也差不到哪里去。
当初都要出发去西北援建了,还愿意借这么多钱给邻居救急,说明都是厚道人。
如果不是真把人给逼急了,估计王卫国也做不出要人家东西抵债的事情。
但这事说到底,还是贾东旭的问题。
不过这件事既然已经结束,王主任也懒得再去追究,眼下她更加关心的,是老太太烈属身份的情况,当即对着比较有好感的王卫国说道:“走吧,卫国你上来,我捎你一程!”
“王主任,要不我带您吧!我也会骑自行车……”
王卫国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人家王主任好歹是街道办主任,哪怕是在四九城,也算是个不小的官了。
“别墨迹,快点!”
王主任闻言,却是说道。
现在是建国初期的新社会,能当上街道办主任,王主任本身的觉悟就不低,骨子里的想法还是为人民服务,没什么官本位思想和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
“好咧!”
见状,王卫国也不再说什么了。
很快。
王卫国便坐上了王主任的自行车,在贾东旭、刘光齐和阎解成他们三人傻眼的目光中,直接离开了这里。
看着扬长而去的两人,刚刚一路跑过来的三人,想到自己又要马上跑回去,脸色不由苦了起来。
……
另一边。
王主任带着王卫国往四合院那边去,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还时不时聊上几句。
除了聋老太的一些情况,还了解了王卫国父母在大西北援建的情况,又问了问他的近况。
一番交谈下来,王主任对王卫国的情况多了不少了解,同时发现王卫国的谈吐不错,直接对他的好感上升了一层。
虽说王卫国自己提到了自己在丰泽园当学徒,也自谦说了三年没出师的事情,不过丰泽园是什么地方,王主任又不是不知道,在了解到王卫国的师父是名厨孙茂丰时,显然有些意外。
哪怕刚接触没多久,王主任对王卫国的了解不多,但也能感觉出这是个不错的小伙子。
从一个人的言行谈吐,可以看出很多东西,甚至包括未来所能达到的高度。
作为街道办主任,王主任看人还是有一手的。
聊着天,自行车骑的倒不快,结果刚到半路的时候,就遇到了匆匆赶过来的易中海。
发现这个情况,王主任自然认出了他,当即停了下来。
而易中海看到王主任,还有她自行车后面的王卫国时,本来心里不安的他,更是不淡定了。
“一大爷,您怎么过来了?”
从自行车上下来,王卫国明知故问道。
心里焦急的易中海瞪了王卫国一眼,转头看向王主任说道:“王主任,王卫国这小子不懂事,今天这事惊动您了,实在是不好意思,本来老太太这事……”
扶着自行车,王主任看着易中海,目光微沉的审视道:“易中海,听你这意思,你们院老太太的事,你是早就知道了?”
“这些我知道。”
感受到王主任审视的目光,易中海硬着头皮说道。
“既然你知道,那为什么不上报街道?”
看着易中海,王主任有些生气。
“王主任,您有所不知,这事是老太太不愿意找街道,不想麻烦国家……”
听到易中海的这番说辞,王主任非但没有消气,反而更加气愤的批评道:“老太太高风亮节,可烈属不是小事,我们街道有责任,你身为管院大爷,更不能当这种事情没发生过。
这件事,你在知情的情况下,居然瞒了我们街道这么久,你这个管院大爷,到底知不知道轻重,还有没有觉悟……”
没有存稿,暂时只有两更,晚上看看能不能再写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