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城大学是中国高校历史上少有的没有经过大规模合并的重点大学,所以莲城大学只有一个校区,作为单一校区来说,莲城大学的校园面积在江南省内是名列前茅的,从学校最南端的校门口走到学校最北端,大约要走上50分钟,所以后来校门口到学校北苑开通了收费乘坐的电瓶车,从学生公寓到商学院阶梯教室,正常步行也需要25分钟,严寒也很喜欢下课的时候独自漫步在校园里。严寒来自江南省西部山区城市,偶尔想起自己高三时对大学的憧憬,再后来,就是拖着简单的行李,来到离家不算太远的大学校园。中学老师们总说,进了大学就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老师们还说,高中辛苦三年,到了大学就可以放肆了。
严寒的理想其实是去北京读大学,高二的时候,严寒参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CBA篮球节目活动被选中,全国只有10个名额,严寒幸运地成为其中之一,那一次北京之旅,让严寒感受到了北京城市和高校的魅力,严寒尤其喜欢北京的秋天,觉得“秋高气爽”四个字只有北京的秋天才最为符合,当年的严寒虽然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那时候就觉得城市比大学更重要,如果是一线城市三流大学和三线城市一流大学,严寒一定会选择前者。然而,人生有一些关键的选择并不是完全能由自己做主的。严寒也想到自己高中暗恋的女生,那个如同陈睿口中从漫画里走出来的女生,在高考指挥棒的压迫下,高中三年,严寒只是静静地暗恋着,刚进大一时严寒曾给她写过一封书信,也未曾表露心声,但女生其实心里明白,只是好感未到所以也无意说破。严寒心想,此时的她,也许正和自己一样,正在北京的校园里漫步,旁边可能还有个英俊帅气的男朋友,他们可能正手牵着手,下课了一起去吃饭、去逛街吧。想到这里,严寒觉得人生很奇妙,高中时代发生在自己身上以及身边的爱情,姑且称为爱情吧,也曾那么美好,那么轰轰烈烈、刻骨铭心。严寒高中的同班同学,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两个人,因为女生去了外地上大学,男生留在本地复读,说好要每天煲电话粥,一定要等男生来年考到女生大学所在城市去。可爱情终究敌不过现实,不到半年女生就提出分手,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一个。这件事情当年给严寒的触动很大,男生是自己的好兄弟,后来也考上了大学,大学里也遇到了真爱后来携手走进婚姻殿堂,也算圆满,但每当严寒脑海里浮现出曾经那两人如胶似漆的画面,严寒的心都有种隐隐作痛的感觉。
商学院是莲城大学里的第一大院,人数有3000之多,由于基数大的原因,所以学校里搞什么比赛一般都是商学院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商学院阶梯教室上课,老师们一拨一拨地来,又一拨一拨地走。不少专业课的教材是这堂课的老师自己编著出版的,当时的严寒觉得很了不起,后来才知道其实不少也是东拼西凑为主。有些老师的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南腔北调的,让你很难集中思想跟着老师的思维一起转,严寒的班主任是娄化市的,这个地方的方言是出了名的难懂,说快了有点儿像日语,一句话10个字,其中6个字要靠猜,不过大学的班主任不比中学,严寒大学四年班主任就见过4面,还不如任课老师多。老师上课的风格迥异,有的老师照本宣科,有的老师张扬跋扈,严寒喜欢的一位老师叫彭源,彭老师从来不按照课本讲课,讲到激情处竟放声歌唱,偏偏彭老师的到课率经常超过100%。所以大学里,学生要适应老师的节奏,而能跟上节奏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其实是靠自学,再有一小部分就是自我放弃了的,八二定律在哪儿都有效。后来有人说,大学不像高中,60分就万岁,多1分也浪费。大学里,有的人追求过程,有的人只看结果,严寒显然是追求结果的人,有的科目考试,只要能过,哪怕是作弊过的也行,因为严寒本来就觉得这门课的设置在这个专业不合理,过了以后就再也不想了。
严寒这个班男女比例基本达到1∶1,不像外语系或者理工科的班级阴阳比例那么失调,班上同学没过多久就分成了若干个小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基本不互相往来,且保持着相当高的稳定性,这一点尤其在女生里面比较明显,城里学生基本上是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