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009 莫须有(求收藏求推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言,面如死灰。

    当初答应金人的全部要求,确实没有赵桓的明旨,也没有赵构的手令。至于康王,现如今远在相州经营抗金大元帅府,哪里能来当面对质?

    看来赵桓是决意将这屎盆子,一齐扣在自己头上。

    “官家,这些事臣实在没有做过。如此大罪,臣实在不敢认……”

    “做没做过,不是你说了算!只凭莫须有三字,朕便能要你的命!”

    赵桓声色俱厉。

    此时他心中涌起一种别样的快感。

    前世看史书的时候,一直对“莫须有”三个字耿耿于怀。没想到今日,会将这三个字原封不动的送还给这帮无耻文臣。

    打铁要趁热,赵桓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刘光世,将这厮拖了出去……”

    乘着王时雍惶恐无措之际,赵桓冷冷的对刘光世吩咐道。

    “且慢!”

    “官家万万不可!”

    还未等刘光世有任何动作,满殿的群臣大惊,一齐呼道。

    “王时雍罪大恶极,朕以大宋律将他就地正法,有何不可?”

    赵桓冷冷的扫了群臣一眼。

    “我大宋自祖宗以来,未尝杀过文臣!”

    听到这句话赵桓一点也不意外,他早就有心理准备,群臣肯定会拿这个出来说事。

    让他意外的是,首先开口的,是一向老实巴交的鸿胪寺正卿费如晦。

    …………

    在历史上,宋朝相较于其他历朝历代,有个绝无仅有的现象,那便是不杀士大夫。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后代有人追根溯源,说是太祖赵匡胤在开国之初,便在太庙中立下誓碑,作为成制要后代遵守。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许多史料上都有类似的说法,甚至连作为正史的《宋史.曹勋传》中都有明确记载。

    之后宋朝的历代皇帝,似乎也都听了太祖的话,一直在执行这条规定。

    如仁宗庆历三年,高邮知军晁仲约犒劳路过其境的强盗队伍,被朝廷知晓,群臣大怒。朝臣们商议如何处置,富弼认为晁仲约罪行眼中,应当判死,以正法典。宰相范仲淹却极力为晁仲约开脱罪行,试图保他性命。仁宗皇帝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听了范仲淹的意见,判了流放了事。

    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也让后人对太祖誓碑一说起了疑心。

    因为事后面对富弼质问,范仲淹便是以“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之事,奈何欲轻坏之?且吾与公在此同僚之间,同心者有几,虽上意亦未知所定也,而轻导人主诛戮臣下,他日手滑,虽吾辈未敢自保也”回之,富弼也无言以对。

    范仲淹的解释中,并没有出现太祖誓碑一事,只是说太祖太宗没有轻易杀过大臣。而且他最大的论据是,若是有人引导赵官家开了杀大臣的先例,以后官家杀顺了手,哪一个大臣又敢说自己一定不会被杀?

    后人根据这条记载分析,太祖立誓不杀大臣,应当是宋代文人自己杜撰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保证士大夫阶层的利益最大化。

    不管真相如何,宋朝“未尝轻杀臣下”,这倒是事实。

    今日王时雍的罪责尚未查明,赵桓就要当众杀人,这让殿中群臣如何不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