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兴,兴奋异常地给他介绍,这个是卖夜明珠的,那个是酒肆,郭斌随着他走了十几分钟竟然都没有看到尽头。
郭斌心想:“这皇帝当的如此胡作非为,也真是没谁了。”随即一惊,“差点儿忘了这老小子是皇帝了,我可不能这么跟他瞎胡混了,万一让人说成是弄臣,进京这么久的努力可就都白费了。”
想到这里,郭斌悚然而惊,他明白张让的计划了。
何进为什么看重自己?袁绍、曹操为什么愿意和自己交游?蔡邕、卢植为什么视自己为子侄辈?因为自己是儒学大师司马徽的弟子?可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自己进京后大把地撒钱?也是一个原因。可是这都不是主因,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的政治态度和自身能力。
在太学中的一番表现,郭斌向太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政治立场,并因此获得了下层士人的尊重;在卢植府和蔡邕府上的一番交流,自己获得了儒学大师的青睐;八个人揍一百多号人的事儿,向京城百姓展示了自己的武力,获得了京中百姓的敬畏;对袁绍与何进的资金支持获得了外戚和反宦官同盟的认同。
而最根本的原因是郭斌自己的政治立场,一直是反对宦官而亲近士人的,而他也因此得到了广大士人阶层的认同。换言之,他已经成功打入士人阶层内部,支持郭斌,就会得到一大批士人的好感和认同,这才是何进、袁绍之流看重郭斌的根本原因。
这个原因,张让看到了,于是他想将郭斌剔除出何进的势力范围,而后拉拢到宦官集团里去。伏龙山庄的香皂和美酒遍销天下,每月的收入是个天文数字,这个财神爷在关键时刻是能起到关键作用的。谁不想让他为我所用?
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使郭斌脱离士人集团,甚至遭到士人阶层的排斥。可是这个目标要怎样才能做到呢?
张让找到了郭斌的一条软肋。那就是郭斌进京时日尚短,根基不深,底蕴不厚,与何进或者袁绍的交情也不是太足,在太学生中的影响也不可能是永久性的。
于是,张让根据郭斌的软肋,利用郭斌与京中士人接触时日尚短,双方都在小心翼翼了解对方的弱点,借着这次何进大肆扩充自身实力,着力举荐自己人的机会,利用天子对何家的排斥心理,定下了三步策略。
一是明面上亲近郭斌,提拔他,举荐他,让世人看到宦官集团对郭斌的友好态度,向他们传达“郭斌跟他们是一伙儿的”这样一种信息。这一步已经实施了,向天子推荐,越次召见郭斌就是这迈出的第一步。
二是使士人看到,郭斌跟士人并不是一伙儿的,他跟天子所传达的信息和观念,都是奇技淫巧,都是末技,都是做生意的办法。跟你们儒生所宣扬的那一套重本抑末、遵从祖制的理念根本就不是一路的。这一步正在做,而且看来进行得很顺利,郭斌正沿着张常侍的剧本在走。
第三部郭斌可以预知到,肯定是捧杀。褒扬郭斌,使劲儿宣传他的好名声,让天下人看到郭斌很得张常侍的心。这一步,等郭斌陛见结束应该就会实行。
这三步棋,都是阳谋,即使郭斌意识到了也无法破解。
就张让最初的设想:第二步可能会有波折。但是郭斌就是个小草民,见到天子战战兢兢的可能连屁都不会放了,当然是天子问什么他就答什么了。至于引导天子的思维,不正是我张常侍的看家本领么?
只是目前看来,第二步进行地不是很顺利,谁能想到郭斌果然在货殖之术上很有独到的见解?谁又能想到他是这么个浑不吝的混人,竟然敢跟天子称兄道弟?那可是天子啊!想想都觉得可怕!
现在我张常侍连话都插不上了,勉强给他挑个刺儿,还让他冷嘲热讽一通,这货简直了。
不过你郭斌越是在货值之术上表现出色,越是正中我下怀,就是有点儿气人罢了。(咳咳,我张公公这一口老血都没地儿喷去)。
明白张让计划的郭斌惊出了一身冷汗,再也没有心情偷偷打量穿着有点暴露的宫女了,脑子开始了极速地运转。
他现在已经中招了,接下来若是不能合理应对,积极谋划,恐怕这两个多月进京的成果都要成为泡影,这次进京打入豪族士大夫阶层内部的计划也将付之东流。
可张让这一手难就难在让人难以招架,你即便知道了他的打算,知道了哪里是坑,你也不得不跳下去。
郭斌陷入了穿越东汉末年以来最惊险的危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