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奈何被打断了的思绪,抬眸一瞧,自然迎上沈竹茹的面容。
“咦,竹茹,怎会是你。你的事情都解决了?”奈何明显不在状态的开口问话。幸亏这话问得庞统。倒也没让玉羽楼怀疑,否则可就惨了。
“自然是处理完了不过因为一点小意外到了这里,如今也算是千里姻缘一线牵。歪打正着,倒也遇上了一位对我深情不移的男子。刚才听你们说要来拜会殿下,难道你们是来给谁看病的吗?”
沈竹茹一番询问,却也将一些事情说明。奈何虽然刚才问话有点不经过脑子就问了,可这会多少也明白一些状况。自然不会乱说话。
“炎陵皇子手中有我需要的一味药材,而我正好救人的时候有规矩,自备药材之余,还要有让我看得上的药材在手才会动手。当然。只要能够让我产生兴趣的东西也没问题。这不,正巧他手里头有,我就来了。至于是不是救人,救得谁。倒是没问。我只负责见到东西后,确认无误,再交易的。”
“看起来都是你占了便宜。不愧是你,一点都不吃亏,还是这般的独断。不过,如今兵荒马乱的,自己小心点,哪怕你是一位大夫,这般打仗时期,误中流弹,那也是挺冤枉的。”
“没事的竹茹姐姐,我们与师兄不会有事的。能够为难我们的人不会傻乎乎的做一些得不偿失的事情,至于没有威胁的人,就算要做对我们有危险的事情,那也要他们有本事才行。说不定还没动手,师兄跟我们随便一个人跑一趟,他们就哭爹喊娘的了。所以,你放心吧,我们有自保能力,否则也不敢乱跑,你说对吗?”做娘笑嘻嘻的说话,那神采中的自信,连沈竹茹都深受感染。
“那你们自己注意点吧。若是你们是来救人的话,有可能会是一位器械西营那边叫做项羽的器械师傅的事情,虽然具体如何不清楚,但是出来时偶然有听过,昨夜有刺客行刺,目标就是他,具体如何,恐怕还需要你们了解了。”
“足够了。多谢。”
“不客气。我要去百都城,这边毕竟要打仗了,我一个女人家待着成何体统,还是到百都城乖乖等着就好。不过,你们若是有什么需要殿下帮忙的,相信以我的面子还能够帮得上点忙。”
“明白了。”
“后会有期了。”沈竹茹笑着点了点头,这会才转身离开,乘上了马车。
从头到尾,玉羽楼对于沈竹茹与奈何几人的攀谈都未曾插嘴,不过也暗自将说话内容记在心里头,也明白了沈竹茹与奈何三人的关系。
倒也不曾怀疑太多。
上了马车后,月央安静的伺候着,马车一路上缓缓驶到了百都城,而这会也已经是过了午时,快过了吃午饭的点了。
炎陵安排沈竹茹落脚的是百都城城南一处诺大的宅院。
谁说皇子住的宅院就一定会是金碧辉煌的,那就跟暴发户一般的,哪里有半点的皇子该有的底蕴。
宅子外面并非挂着什么府什么宅的,而是以洛园为名。
玉羽楼说,这洛园的洛是因为洛神赋而取名的。
玉羽楼也简单的说了一下这洛神赋的故事,倒是与沈竹茹听闻的那段洛神的神话故事相差无几,而这宅子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只是要将沈竹茹安排过来,这才取了这个名字。
原本炎陵是想要用茹园为名,可想了想,这百都城并非往后居住之所,这名字不能落在这里,而要为她在京城那里的住所取这个名字。
沈竹茹听完之后,自然而然有那么点哭笑不得,却也不得不说,这炎陵皇子真会哄女孩,什么事情都想得周到。
“姑娘可满意这处宅子?”玉羽楼领着沈竹茹在宅子里逛着,身后头的丫鬟足足跟着十六个,浩浩荡荡一群人,看得沈竹茹都有些无语了。
“宅子倒是挺清幽的,我很喜欢,就是这丫鬟是不是太多了,跟着一群在后头,无疑是破坏了这园子该有的清幽宁静,你看看是不是让她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总这般跟着听烦人的。”
“姑娘大可放心,她们都是严格训练过的侍女,绝对不会给您一丝的打搅。而且这些侍女的数量也是按着皇妃应有的配制安排的。十六人,两个一等丫鬟,四个二等丫鬟,六个三等丫鬟随行。至于您原本的侍女月央,也可以增加一位一等丫鬟的位置,就是跟着伺候的人不能少,若是您不习惯,您可以让她们离得稍微远点,保持两三丈距离,也不至于真的有什么打搅,这般一来不就解决了?”
“你这样说倒也没错。可是,人实在是……”
“姑娘,您往后可是堂堂的十四皇妃,这是规矩,不可免。”玉羽楼直接打断沈竹茹要说的话,这事情便也算是没得改了。
“那就让她们保持三丈距离,沒吩咐就不要跟着太近了。”
“诺。”玉羽楼应道,站直了腰板,朝着那十六个侍女说道:“可都听清了主子的吩咐了?”
“诺。”十六人齐声应答,呼啦啦退出三丈距离,沒吩咐根本不会靠近,唯独一个月央守在沈竹茹身旁。
“姑娘这般可满意了?”
“嗯。开饭吧。我饿了。”
“诺。姑娘用膳了,即刻吩咐厨房上菜。”
“诺。”十六个侍女中走出末位的三等丫鬟福了福身子,转身离开。
如此这般,沈竹茹落脚洛园,成为这里的女主人,而玉羽楼摇身一变成了管家,在洛园里,知会了所有下人,都要尊称他一声玉管家,掌控着整个宅子的财政大权。
在洛园休息一晚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沈竹茹就领着月央,在六名护院的保护下出门逛街去了。
行走在百都城的大街上,看着熙熙攘攘人群,这里的人都跟根本不知道在打仗一般,依然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小老百姓就这样。
不管你们谁人上位,只要保证自家温饱平安,那就足矣。
沈竹茹寻了一处附近最大的茶楼,在二楼大厅里头听着那些客人们在闲谈最近的大消息。
茶楼这边文人墨客为多,讲得多数都是边关战事,附加自己的意见在那评价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