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崇训召见新任军器监丞萧旦后以四品监的职位为奖励,明码实价地让他去办两件事:第一件相对比较容易,造出耐用而性能可靠地铁炮,之前神机署就研制出过四门可以使用的炮,加上近期冶金技术有望提高,此事已经看得见眉目了;第二件比较难,造出无膛线火绳枪,薛崇训画出了原理图,建议萧旦用铁皮来锻裹枪管,但这种东西是史无前例的,薛崇训自己也搞不太清楚,他感觉很难成功,否则也不会用四品官职来做筹码。/WwW.qВ⑤。cǒM//
萧旦真要能让兵器进入热时代,封他侯薛崇训恐怕也不会吝啬。现在才公元八世纪初,人类的整体技术水平本来就很落后,此前连火药都没有正式应用,但薛崇训捣鼓出了焦炭和水泥,竟然还有火炮,尝试成功后给了他自信,觉得有可能在某些领域进行大|跃|进发展。
发展技术的好处就是只需要钱和资源,不会牵扯太多,十九世纪有些用热兵器的国家还是农奴制度也没事,晋朝现在有一套成熟的封建制度还需要担心什么?相比之下,革新秩序和规则的时候薛崇训显得比较谨慎,眼下的科举虽然只是改进,也不得不考虑很多。
科举制度薛崇训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但权衡之后还是决定用保守的变法规则:由大臣主张,然后皇帝予以“认可”和“支持”。
有政治抱负和理想的读书人会有自己对世道的理解和思路,然后通过做官来实现,就连浪漫主义的李白也有澄清宇内后功成身退的理想,只不过他实际在为政方便不擅长罢了。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国家要进行一种新政,过程是这样的:一批有同样想法的大臣掌握权力之后,由一个重臣提出主张进行论证,又得到了皇帝的支持,然后就开始施行。
薛崇训就打算这样干,物色一个大臣来主持这场科举革新。如此一来万一变法不利,名义上是一部分臣子在政见上的错误,和大晋这个政权没有关系,责任可以由一些大臣来扛,还有缓冲挽回的余地;若是皇帝亲自主持,一旦失败就是晋朝廷本身不行,至少说法上是这么回事。比如薛崇训熟读的《王莽传》里王莽称帝后亲自颁布的一系列错误圣旨,导致经济崩溃,愤怒的世人目标就直指新朝这个政权,觉得还不如刘汉。
当今朝廷,最有分量的大臣无非就是内阁、政事堂两个衙门的十个人,一处是薛崇训的心腹,一处是声望权位都足够的两代元老。若是政事堂六个人里选,只能是张说来主持,以前其父官位很低,张说本身就是科举进士出身,文采和能力一流,自己还爱好写书;内阁四人,杜暹长于打仗,文采稍逊;王昌龄好像不太支持新科举;张九龄和苏晋比较适合,资历也差不多,但苏晋有拥立首功。
薛崇训权衡之后,觉得让苏晋来主持会比较顺利,他至少是一心支持薛崇训的,不会在具体办事的时候来回周璇,对薛崇训实现自己的想法更有利。
但内阁学士虽然参与军机要务,品级却只是五品,苏晋也不例外。让一个五品官来主持天下科考的革新,好像不太严肃。所以薛崇训在开始正事之前要做很多准备的布局。
在此之前他就肯定了杜暹攻占营州的功劳,当时的考虑不仅有东北军事权重以及防止河北胡化,还有就是给杜暹升官奠定理论基础。
不久薛崇训就下旨,让杜暹卸任南衙十六卫名誉武官衔,晋升为从二品东宫太子少保。至于薛崇训没有太子那并不重要,什么太子少保本身就是虚衔,什么也不用干的。什么也不用干也不等于毫无作用,作用就是提升杜暹的品级。他一个干着五品学士实权的官僚挂着从二品的品级,本身就是在提高内阁学士的地位。
又有开疆辟土的功劳为理由,杜暹升级也就无可厚非了;内阁学士里头有个从二品的人,到时候苏晋提出科举变法,薛崇训便能顺理成章地将苏晋也提到从二品,况且苏晋本身就有拥立之功,被升为二品也没人会非议,不然你还能说人家拥立错了?
薛崇训设计好了步骤,便开始构思新科举的框架。科举制度通过宋明的不断变化,是渐渐发展到成熟的,除了薛崇训没人能一下子凭空想出一套合理的办法来,这个事儿还得薛崇训自己去琢磨。
首先是科考的内容取决于薛崇训重视哪方面的才能,在他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