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倒还不少——昔日迎来送往,那些官员在酒酣耳热,怀里还搂着官妓的时候,什么龌龊事儿不敢宣之于口啊——闻言会意,也便相信自家郎君,不再多问了。
她估摸着,这确实是贿钱,但不是贿赂李汲个人的——自家郎君应该还没那么大能量吧——而是贿赂左英武军,甚至于全体英武军的,李汲只不过经手罢了。类似国家部门之间的利益交换,实话说并不鲜见,尤其相关禁军之事,只要别到处声张,一般情况下没人敢查吧?而即便查将起来,也可随便推个人出去顶缸,自家郎君既然和奉节郡王交好,应该不难撇清……
点算康老胡送来的,足足一万五千钱——竟当李汲本人薪资的三倍有余!有了这笔钱,李汲便即放开手脚,五日一小宴,十日一大宴,分批拉拢刘希暹以下的各级神策军将,并且通过这些军将,于普通士卒,也都有所赏赐。
他本人不居功,稍稍暗示,此乃皇太子殿下所赐也。军将们原本还有些不大好意思——怎么老让二郎请我们啊——甚或有些担心害怕,但听说是太子之赐,也便坦然接受了。
终究都是些大老粗,又守备外朝,对于宫中的波谲云诡不甚了然,那么既然圣人已经正式册封了皇太子,则皇太子之赏便是圣人之赏啊,如何取不得?
哦,还是有区别的——圣人之赏,可以到处去炫耀,太子之赏,大家伙儿悄悄揣兜里就是了。并且二郎也说啦,观军容使和都虞候别有赏赐,他们也不会跟咱提,咱也不要去跟他们说,“哑巴吃蚕豆——心里有数”便可。
具体到啖庭瑶和刘希暹,自然得窦、霍二宦,或者马燧去拉拢。不过估计那几位,尤其马燧,并没有多深厚的家底——他如今品位还不如李汲呢——李汲倒也不吃独食,献给窦文场四千钱作为活动资金,由得他去跟那两人分配。
他不可能直接给马燧钱,主要是找不出合适的名目来,献给窦文场就方便多了,只消说是奉节郡王之意便可。
拉回来说,宴请神策军将,李汲也懒得再找别处了,就定在平康坊中曲的吕妙真家。一则吕家膳食做得确实不错,本身格调也位居中游,款待那些六品以下军将,肯定不丢人啊;二来常去包席,李汲趁机便跟吕妙真商量,咱们打个折扣如何啊?反正都是些粗人,也无须素素姑娘出面应奉。
——真要是请出素素姑娘来,估计他一顿饭就得把一个月的额外收入全都填进去!
吕妙真倒是同意了,主要原因是素素这阵子行情看降……但提出请求,素素每月都有不方便的时候,二郎你多挑那几日前来包场,如何?
李汲自然想不到,他时常往吕妙真家跑,甚至于还偶尔留宿——客人有要求过夜的啊,他怎么可能先撤呢——遂引发了青鸾更大的疑心……
青鸾几乎就可以认定,那什么吕妙真家里有一只小狐狸精了,就不知道是否前日所见男妆的那一只……但她终究是妾,出身又低,自不敢跟李汲吵闹,甚至于不敢拦阻,只是每常流露出哀怨之色,并且转弯抹角地打探:郎君今日又要去吃酒么?都请了些什么人啊?由何人作陪?既是用的公钱,也不必吝惜,是不是多唤几个姑娘前来应奉?却不知那吕家当红的姑娘是何名何字,有些什么技艺?
并且,青鸾在床笫之上,逐渐放开,甚至于索求无度——她想赶紧怀上个孩子,有了依靠,则不管郎君如何出去浪,自己的地位也可安泰了。即便李汲身强体壮,也不由得心里打鼓,暗道:也就是我,换了旁人,或者岁数稍大些,如何经受得起啊……那些妻妾成群的,难道都是天生伟男子么?还是只用来装点门面,纯为养眼?
如此光阴匆匆而过,秋去冬来,继而迈过年关,进入了乾元三年。
年前不久,千夫所指的宰相第五琦终于去位了。
实话说,李汲对第五琦并没有什么恶感,并且不得不承认,在当世官僚之中,他也算是个善于理财的杰出人物。奈何受时代的局限,为环境所制约,第五琦主掌国家财计后,所献诸策,都只是搜刮民财,涸泽而渔罢了——长安米贵,第五禹珪终不能辞其咎也,并且就康老胡所言,别处的物价涨幅也并不比长安为低……
在这个仍旧使用金属货币的年代,尤其朝廷威信大挫之余,第五琦为了支撑局面,竟然连出发行大钱的馊主意——先铸乾元重宝,一可当十,继而又铸重轮钱,一可当五十。但一枚乾元重宝,当然不可能有十枚开元钱那么重,重轮钱距离五十枚开元钱更是差距甚远,这自然会导致民间争相盗铸,由此钱贱物贵,物价猛涨,百姓难以为生,怨声载道。
百姓怨望朝廷,而朝臣不但归咎于第五琦,甚至于举凡天灾人祸,地方动乱,盗贼横行,流民造反,将领叛变,只要出什么事儿,立刻雪花一般劾奏呈上,请罢第五琦相位。最终,大概连李亨都实在忍不下去了,乃于十一月初七日下诏,贬第五琦为忠州长史。
第五琦在位时尚且谤声不绝,这一倒台,更加千人踩万人踏——也是官场的通例了——其后不久,便有匿名告发,说他曾经接受过二百两黄金的贿赂。于是唐廷遣御史刘期光追之于途,详加审问,第五琦回复道:“二百两金,重十三斤,如此榔槺大物出入,如何瞒人啊?我忝为宰相,岂敢收受?倘有真凭实据,便请依律治罪。”
刘期光回禀李亨,说第五琦说这样的话,等于就是承认了……于是一撸到底,罢其官职,流放夷州。
那是乾元三年二月间的事,李汲其后从李适处听闻此讯,反倒为第五琦打抱不平。他对李适说:“我固不值其法,然其人实有才也,或者限于一州一道,不能运转天下而已。然无真凭实据,便诬以受贿,竟然远流,则此后何人还敢任事啊?”旋问:“第五既去,谁掌国家财计?”
李适回答说:“已下诏,自河南召还刘晏,任为户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