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的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黑板是木质的,先刷上一层石灰浆,再漆上一层黑漆,时间久了,表面的黑漆开始掉落,露出了里面白白的石灰层。
孩子们身体坐得笔直,看着书本的眼神是那样的虔诚,那样的投入。
“同学们,再次介绍一下,我叫李秋寒,以后就是你们三、四年级的老师了。现在三年级的同学请打开课本,然后告诉老师上节课你们上到哪里了。”
李秋寒并没有打开手中的课本,他想带动学生们上课的兴趣,就必须让学生们自己找到书中的乐趣。
“老师,我们学到‘春晓’了。”一道怯生生的声音响起。
“好,那请同学们背诵一遍,不要看课本哦。”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同学们非常棒!都会背了。现在老师就跟你说说这首孟诗是什么意思,诗的作者孟浩然生活在距离我们一千四百多年的唐朝,有一天啊,孟浩然睡过头了,早上还是被鸟叫声给吵醒的,然后呢,他迷迷糊糊地想起昨晚好像刮风下雨,肯定把院子里的许多花叶子都吹掉了。”
“孟浩然呢,他是个城里人,就像现在住在县城的人一样,小时候是经常有零食吃的,零花钱可比大家都多,自己学习也很刻苦努力,后来呢,学习成绩好,考上了大学。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了大学,就能天天有零食吃了。”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虽然听得懵懵懂懂,但还是很认真的听着,足见他们对知识热情和渴望。
李秋寒从来没有教学经验,不知道自己这样说对不对,只是知道现在村里的孩子都开始喜欢买零食吃,家里大多父母也是拿零食当诱饵。
总感觉在诱惑学生们买零食的路上越走越远。
山里的时光总会是在不经意间流走,每天的日子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多少波澜。枯燥、乏味,考验着人们是否有一颗坚定的心。
时间到了国庆,学校放了假,这十多天来,李秋寒渐渐熟悉了学校的课程,也开始喜欢上这种教书的感觉。
这个时候,大家都开始忙着收稻子,老李家也不例外。
吃过早饭,全家出动,分工明确,李明财扛“富斗”,高玉梅背着李宝珠,李秋寒拿扁担和麻袋镰刀,李静拿水,李铮和李芸拿斗笠,一家人浩浩荡荡地朝着自家田地里去。
满山的梯田,到处都是打谷子的声音和忙碌的身影。
大家收谷子都是从近往远去,尤其是家门的田都会最先收割完,然后把地用来晒谷子,谷子晒干后要再用风车过一遍,最后才装仓。
就这样家里忙碌了大半个月,总算是把所有的稻谷都装仓了,不过成果也是让人高兴的,最后一过秤,八千三百多斤。
李明财心里很高兴,孩子们的学费算是有着落了。
这段时间全家人都晒得黑了一层,李明财和李秋寒更明显,李秋寒肩上的皮都脱了一层,刚开始的时候,到了晚上休息就火辣辣的痛。
以前的李秋寒虽然也会帮着挑一下谷子,但比较少,也就中午回家吃午饭和下午回家的时候挑两次,不像现在,不但帮着打谷子,而且一天也要来回挑好几趟。
李秋寒现在是觉得累并快乐中,没见父母最近的笑容都多了许多么?李秋寒的改变在李明财和高玉梅的眼中搁以前是无法想象的,现在不但在学校当了老师,而且还主动关心家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