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相看的几家,一家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庶二子,今年十七岁,在都指挥使司任职,听说长的魁梧端正。另外一家是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的公子,也是庶出,今年十九岁,都督佥事是正二品,而且她家的夫人脾气不好,连嫡子的正妻都刁难,虽说庶子以后搬出去单住,可对上这个嫡母,也是难相处,好在公子争气,所以冯氏也在犹豫。
还有一家是苏鸿良的同窗之子,家境算不上太好,在靠近京郊的光门胡同置办一处二进的宅子,家境稍稍贫寒些,同窗任礼部主事,七品的小官,好在说合的是家里的嫡幼子。公子现下已经中了举人,明年春儿就科考,前途倒还好,就是家里贫寒了些。对方家里也不在乎嫡庶,说大户人家的女儿,无论嫡庶,教养指定差不了。
冯氏亦挑花眼,不知择取哪家好,冯氏把身边适龄的公子哥都筛选了一遍,结果不容乐观,男子虽然成婚晚些,但到了十七八岁,基本都已经定下,或者有了合适的人家,湘莲是庶出,挑选各方面皆合适的更不易。
这三家的夫人冯氏都聊过几嘴,她带着湘莲出去应酬,夫人们见湘莲落落大方,长相又端正美丽,反正是给庶子娶亲,面子上过的去也便可,加上苏家算是半个皇家的姻亲,更是没有不欢喜的。
冯氏把这三家说给老夫人听,苏老夫人常年诵经念佛,整个人仿佛沾染了一丝仙气儿。
她缓缓说道:”也是难为你,这三家都不错,条件相当,倒不一定要门第高,我瞧着除了五军都督府的不合适,其他两家都不错,湘莲也是你的女儿,你跟良儿自己个儿做主,我这土埋半截的老太太就不跟着掺和啦。“
苏老夫人帮她剔除一家,冯氏省心大半,老夫人毕竟从小长在京城,谁家的情形明明白白,她说五军都督府内宅太乱,嫁进去操心,冯氏就把那家放下不提。
苏鸿良下衙后来到后院正房,冯氏亲手递上一碗热茶,让老爷拿主意。苏鸿良更倾向礼部主事的幼子,虽说家境一般,但前程是靠男人自己挣的,靠着家里总不是长久之计,再者那个孩子他是见过几面的,温文有礼,也是有抱负的,配给他家湘莲不会亏。
冯氏最多不过是比照一下家世,既然苏鸿良见过本人还大加赞许,想必是不错的,事关湘莲自己的亲事,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得问问她的意见。
冯氏寻个时间,把湘莲叫过来,两家的情况摆出来说了一番,屋子里就她们母女二人,没有别人,省的女儿家的害羞。
湘莲低着头,羞红的脸上浮上一抹红晕,低声道:“我相信老爷太太,全凭父母做主。”
冯氏点点头,又让人唤来了韩姨娘。小姐的婚事不需要知会姨娘,韩姨娘在苏家也算勤勤恳恳,老实低调,冯氏还是给她这个脸面,温声道:“咱们湘莲如今也不小了,我和老爷给她寻了门亲事,说出来给姨娘听听。”
韩姨娘受宠若惊,屁股从椅垫上欠起来道:“辛苦太太操劳。”
韩姨娘面上欣喜,可心里不不算太心甜,最近太太张罗湘莲的婚事她是晓得的,她一个姨娘不好插手,期待着给湘莲找一个家世好的,也好替她扬眉吐气,好歹是苏家的女儿,总不会嫁的太差。
冯氏挑选的几个人家她可是都听说了,她最中意的是都督佥事的儿子,庶出也不要紧,人家可是正二品的大官,她家湘莲如果嫁进去,那可真是有福。
就这么好的一户人家,太太竟然都不选,找了一个八品小官的嫡子,再是嫡子又如何,那般贫寒,湘莲嫁进去就得受苦。
韩姨娘也不敢埋怨,太太可是正室,她抱怨两句,万一太太记恨,只怕湘莲连这门亲事都捞不着。
韩姨娘母女出门,湘莲感叹:”咱们家太太真是个好人,我的亲事用心劳力。“韩姨娘想说点什么,张张嘴没开口。
礼部主事姓李,冯氏透露了风声,那边就找了媒婆上门提亲,不过是走个过场,问名合八字,卜婚的吉兆传到苏府,媒人替男方送来一把木梳、两节头绳、几尺鞋布,女方这边回了一双手工百蜡底血鞋、一方手帕。选了一个好日子送来彩礼,到这一步基本尘埃落定。
湘莲虽然早就及笄,不过成亲也不急,反正男方公子还得科举,待明年成亲也不迟,免得分心。冯氏也想多留湘莲一年,做姑娘的日子最幸福,她们这些小姐感受不深,冯氏可深谙其中的不同。
苏鸿良跟李主事相识多年,知根知底,对方是一个纯厚之人,想必儿子也不会太差。
既然双方皆是满意,就早早定下来,省得生出变数,再者苏鸿良看好那家的公子,万一没走这形式,明年及第后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