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州府里近日总出现许多陌生面孔。其实中原面孔大多一样,能叫人分辨出来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凭的便是口音。
那群人操着一口九声六调,说话和和气气的,带着茶叶与太子参,走街串巷,四处叫卖。
人们问起来,他们便说:“家里这些东西太多,不好卖。这些都是好东西哇,我们不好烂在家里,便跑出来叫卖,指着能寻个识货的主呢。”
人们又问:“那你屁股底下坐的那玩意儿,又叫什么呢?卖还是不卖啊?”
原来那群外地人,各个骑着一个有两个轱辘一个踏板的玩意儿,他们要卖的东西便用竹篮挑在那后轱辘旁边,一路上若是没人,他们就骑着,若是有人叫住他们,便腿一抬从那玩意儿上下来,将货取给人瞧。
“哎呦老哥,你们这地界儿这么富,怎么连这自行车都没见过?”
问话的人有些语塞,眼睛瞥着车,装作不在意地说:“哪能呢,睦州府什么没有?我们们省里有位少爷,早就骑上这玩意儿了,只是人家大户人家,有好东西也捂得紧,寻常百姓只是远远看几眼完事,还不知道名字呢。”
外地人就笑了:“那想来,你们那公子,也是从我们那得的这车子了。”
本地人不想承认,含含糊糊地说:“谁说得清呢,我可是年前就见我们睦州府的公子骑这东西了。”
“年前又如何?我们都骑这个骑了两年了!”
本地人终于憋着不说话了。
于是府城里渐渐传起了风声:临海有座城市,没睦州富裕,却比睦州厉害。人家骑的两轮车,又叫自行车,城里的贵公子都争着抢着要骑呢。
那车子倒也方便,平日里若是不提很重的东西,便在前面的筐里放一点,后面的板上放一点,一人骑着就能带东西,还不累人。
那车子也结实呢,若是两个人骑,一个人能在前面蹬车,后面那个人也能坐在板上,甚至有三个人同骑的,多出的那个便坐在横梁上。
这样一行人在睦州宽阔的马路上穿过,跟耍杂技似的,好玩得很。
项家本来也准备生产这种车子,谁知道卖了几天就不卖了,听那意思,是觉得这车子稳固,又轻便,不是寻常人家配用的,所以想偷偷摸摸地生产了,单给贵公子用呢。
这话也不是凭空说的,单看这些时候,总从项家的院子里抬出一辆辆被漆得油光锃亮的小车,便知道所言非虚。
起先百姓们还没觉得有什么——富家子弟的东西,自己确实高攀不起。
但是近日来了这些外乡人,却将富人们的龌龊都给揭开了。
原来这车子这样结实,一次能搭不少东西呢。
原来竟可以载人。
原来那座沿海小城里,有条件的人家都备了这样的车子,就是为了方便出行。
又有外乡人嚼起了舌根:你们这睦州府城的乡绅太不地道,不知道若是有了车子,就可以省下养牛的钱?只要家中没多重东西的,都可以在这自行车后面带着。
即便是东西太重,可你放在车后,推着走也是可以的,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