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父异母的妹妹选秀入宫,凭着倾城之色,又通过同郡人中常侍郭胜的帮助,最终做了皇后,而何进也水涨船高,成了国舅,在黄巾暴乱之际,临危受命成了大将军,统领天下兵马,权倾朝野。
灵帝为了牵制他,设置了西园八校尉,由宦官蹇硕统领。蹇硕虽是阉人,但魁梧勇猛,兼通武略,又对皇帝忠心耿耿,灵帝因此十分看重他,甚至将最喜欢的小儿子刘协托付给他。
灵帝驾崩于嘉德殿时,蹇硕为了推刘协上位,决定趁何进入宫奔丧时将他斩杀。可惜被司马潘隐走露了风声,何进托病,未曾进宫。蹇硕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秘信十常侍,陈述利害,建议共同谋杀何进,然而却又遇到了猪队友。赵忠郭胜将秘信给了何进,何进得了蹇硕把柄,下令将其捕杀。
蹇硕死后,骠骑将军董重与何进争权。董重乃董太后之弟,而刘协自幼由董太后抚养,姐弟二人都想刘协继承大位。无奈刘辩是长子,得了先机。但董太后依旧不死心,与宦官勾结,想要垂帘听政,慢慢执掌大权,因此便与何太后有了冲突。有一次怒火攻心便放下狠话,说要董重捕杀何进。何进知道后,以董太后勾结宦官搜刮财物为由将其迁回封地,并暗中将其鸩杀。董重见势不可为也自杀身亡。何氏因此大失民心。宦官也因此害怕,张让以重金贿赂何氏家属,甚至结为秦晋之好,得到太后庇护,这才躲过一劫。
何进想要挽回民心,袁绍就跟他说:“十常侍祸乱朝纲,遗害天下;大将军屡遭危机,也是由宦官引起的。倘若能将宦官一网打尽,不止能为大将军剔除潜在的危险,更能收获天下民心!”
于是何进向太后请旨。何太后因私心而拒绝了。
袁绍于是又向何进建议,招四方强兵,胁迫太后。何进认为此乃妙计,不料却遭主簿陈琳出言反对,甚至被曹操耻笑,然而他仍一意孤行。众人也只能勉强接受!
召并州丁原时,无人反对,因为丁原以忠直闻名,领到诏令后也不负众望派遣手下张杨张辽领兵进京归何进调配,何进收了二人手下兵马,再派他们去征兵,二人并无怨言,由此可见丁原忠心不二;然则召凉州董卓时,众人纷纷反对,只因董卓拥兵自重,先帝曾召他进京就任少府一职,然而董卓却以士兵舍不得他为由拒绝上任,先帝无奈,只好任命他为并州牧,将兵权交给皇甫崇,然而董卓却又上书说要领凉州兵到并州戍边,先帝下旨指责,董卓不以为意,最终屯兵河东,由此可见董卓心怀不轨。然而何进却固执己见,因为他有自己的谋划,仅仅是要董卓装腔作势,并非真要他入京。
侍御史郑泰因此心灰意冷,跟与荀攸说:“董卓暴戾,犹如鸩毒,饮之必亡。何进难改屠家子之本性,肉食而鄙,不能远谋,也不能辅佐。不如归隐山林罢了。”荀攸劝说:“既不能阻止其人饮鸩止渴,怎奈关乎社稷安危,不可置之不理,不如留下,将来为其疗毒,能救则救。”郑泰叹息道:“倘若到了那种地步,便是以身殉国,也要搏一线生机。”
董卓启程时,便上书说要为国除奸。太后果然害怕,又不忍下手,只好遣散宦官。宦官们心中恐惧,都到大将军府请罪。袁绍劝说何进斩草除根。何进因弟妹私下的劝说,以及感念当初郭胜与赵忠透露蹇硕要杀害他的消息这才得躲过一劫的恩情,便又起了妇人之仁,只对他们说:“天下人怨恨你们已经很久了,本该杀了你们以谢天下。念你们服侍先帝太后多年,颇有苦劳,就饶你们一命,都回各自家乡去吧!”
到这时,何进觉得宦官之祸已除,离了皇宫这些无根之人掀不起什么风浪,然而此时董卓已经到了渑池,何进担心他真的领兵进京,便命种邵前去阻止。
袁绍出身名门,袁门四世三公,声名远播,然而自十常侍帮先帝卖官后,三公之位被拉下神坛,沾满铜臭味,严重玷污了袁氏名誉。因此,袁氏与宦官势不两立。袁绍年轻时有任侠之风,还跟曹操一起组织了对张让的暗杀行动,可惜失败了。后来在洛阳隐居,张让又上书说袁绍沽名钓誉图谋不轨。双方矛盾日久,袁绍对宦官更恨不得斩尽杀绝,因此,根本不能容忍何进放纵宦官们回乡。他素来又喜好谋略,心思一动,便生一计——上屋抽梯。于是瞒着何进,假借大将军府的名义,捕杀各地宦官家属,还特意把这个风声透露给本打算回乡的宦官们。
宦官们惊得魂飞魄散,诸常侍经过商议,自觉与何进已至你死我亡的局面,想要先下手为强,但何进出入都有强兵护卫,无从下手,只有在皇宫里才有唯一下手的机会。于是张让让儿媳,也是太后亲妹,说动生母舞阳君,一起入宫说项,说是离开前想再侍奉太后几日。太后只能应允。见宦官又回到宫中,何进大怒,以为宦官和太后都反悔了,于是下令丁原火烧孟津港,以此再次胁迫太后。
袁绍又趁此进言:“宦官贪恋权位,必须斩草除根。太后妇人之仁,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必须做两手准备。不管太后答不答应,都要杀尽宦官。倘若太后与陛下怪罪,百官非议,属下愿承担此等罪责。”于是何进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有不必请示便逮捕甚至处死罪犯的权力。
八月二十四日夜,孟津港火光冲天,直照洛阳!
......
与此同时,司州巩县。
叮!
沉寂数日后,系统终于传来信息,开启了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