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场景;
我慢慢的翻看着,心中已是惊涛骇浪;因为这其中的每一篇书页,都是最真实的历史。
“让你看一些你更感兴趣的东西。”蛊狐的声音仿佛从九天之外传来。
下一刻,画风一转:
故事发生在青山绿水之畔的一处边陲小镇:
这天,镇子里唯一的一家药铺《同和堂》早早打烊,因为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志。
时间到了傍晚,后院里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
“老爷,老爷,夫人生了!”满头汗水的丫鬟跑出后堂喊道。
“啊,这么快?”还在外面踱着步的中年人听了脚下一软,声音颤抖着问道,“男的女的?”
“男孩!”
中年人长舒了一口气,有些孩子气的狠狠挥了下拳头:“哈哈哈,苍天有眼,我朔家有后了!”
……
“夫人,你是大家闺秀,文化比我高,给咱娃起个名?”中年人满脸堆笑地说道。
卧榻上正躺着一位气质脱俗的妇人,听了丈夫的话,苦笑着说:“别胡闹,当爹的哪能让别人给孩子起名?”
“哎呦,你还是他娘呢,哪来那么多讲究。”
“你呀,总是这样。”,眼看着自己的夫君没有改变主意的样子,妇人无奈道,“就叫朔朗吧,你觉得怎么样?”
名为富贵的中年药商并没有上过私塾,也不懂这名字的含义,只是点头称赞:“好名字,好名字!就叫朔朗了。”
……
日子一天天过去,当年襁褓中的婴儿也开始读书识字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说得什么狗屁!”正在庭院里晒着药材的中年人被吵得心烦,随口骂道。
“说什么呢你!不许教坏孩子。”说话的正是朔朗的母亲。
“哎呦,是夫人啊。”中年人咧了咧嘴,看着有些愠怒的妇人打着哈哈道,“是我的不对,下次再也不敢了,嘿嘿。”
活泼的朔朗朝着“慌忙逃窜”的爹爹扮了个鬼脸,小跑到母亲的身边。
“娘,怎么邻居家的小胖搬走了?”
妇人摸了摸朔朗的额头:“胡人要打过来了,咱们再过几天也得搬家。”
心智未开的朔朗还搞不懂这些叫胡人的家伙和乡邻们的背井离乡有什么关联,拉着母亲的袖子问道:“胡人是什么啊?是长着胡子的人吗,可爹爹也有胡子啊。”
妇人哑然于孩童的天真无邪,摇了摇头说道:“爹爹可比他们善良多了,胡人们残杀中原的百姓,抢占我们的农田,是这世上最坏的人。”
听完母亲的话,朔朗气鼓鼓的握起了小拳头:“那他们敢来的话,朗儿一定打跑他们!”
妇人捏了捏朔朗的脸蛋:“朗儿还太小了,那是官兵们的事,想打胡人,等你长大了好不好?”
“嗯!”
妇人变魔术一样从袖子里拿出一颗苹果:“诺,吃去吧。”
看着朔朗一蹦一跳远去的背影,最近很少露出过笑容的妇人嘴角轻抿;他还是那么的小,那么的无忧无虑。
年少时,总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妇人回到房中,跪坐在神龛前:“菩萨保佑,保佑朗儿,保佑我们一家平安幸福。”
然而,菩萨依旧是让她失望了……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汉民族经历了史上最大的浩劫——五胡华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