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陵?”胖子又把脑袋凑近了些,确定自己没有眼花,“胖爷倒是见过民间的守陵人,可哪有当兵守陵的,这又不是古代。”
“确实是,按理说,堂堂的现代正规军,跑来守哪门子的陵?更别提还花费了那么大的精力修建这些工事。”我同样有些意外,昆仑山虽是龙脉之祖,可自古以来,还真没听说过哪个皇帝是葬在这里的。
“那就是胡写的?”胖子问道。
“也不太可能。”我咬了咬干裂的嘴唇,常年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对于分析别人心理状态的这种事,我还是相当在行的,“当时,他恐怕已经在这里待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看字体,是带着一种发泄的情绪进行书写,烦躁、压抑、恐慌,甚至连纸张都划破了,人在激动时,表达会有夸张的成分,但情绪是骗不了人的,所谓的“守陵”也许是另有所指。”
胖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见我进入了状态,也识相的没再出声打扰。
守陵人的职业自古便存在着,古代人视死如生,讲究厚葬,而一些国力昌盛的时期,如唐代的前几朝,更是开山造陵,投入巨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盗墓者更多是铤而走险之辈,防盗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防盗上,相比于致命的机关陷阱,其实守陵的军队往往更加有效,当朝的帝王陵寝,即便是那些土夫子一行里传说级别的人物,也只能望洋兴叹。
守陵一事,艰苦枯燥,稍有闪失还会掉脑袋,古人思想封建,但也不傻,知道这不是什么美差事,所以被派去守陵的官兵大多是长官收到了政治对手排挤,或是犯下过错,平日里表现不佳的队伍,当然,官方给出的正面说法,守陵绝对是一项十分光荣艰巨的任务。
作为守陵人,看守陵墓是其一生的所有工作,他们在当地世代繁衍,逐渐的形成了村落和城镇,随着改朝换代,时代更迭,到了最后,很多偏僻地方的村民甚至都忘记了自己守陵人后代的身世,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现今的内蒙地区,还有自称成吉思汗守陵人的子孙后代。
土夫子望、闻、问、切的“四字真言”中,“问”之一项,便是指的探访当地村民,内容广泛,从风土人情,植被动物,再到老人口中的志怪传说;有经验的,和老乡们拉家常的功夫就能把自己需要的信息问得八九不离十。
事实上,如果山中真的有陵墓存在,那么这些吐露出线索的村民们便很可能是当年守陵人的后代,可叹当他们还在为自己两三句话挣来的一两百块钱暗自欣喜时,祖上几代人守护的陵墓便已经被盗墓贼洗劫一空了。
“他指的,难道是那座天洞人的遗迹,唱词人口中的巫国?”一边翻看着笔记本,一边自言自语着,“也不对,连爷爷他们都到不了的地方,没理由派人把守的。”
关于困住李凌宇的那座神秘遗迹,虽然早有过耳闻,但具体的情况我却了解甚少,只知道它是天洞一族世代守护的圣地,而且内藏凶险,难以入内,那种具有反重力能量的遗迹碎片也采自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