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当初枢密院提出大迂回战略后,为了主将人选吵成一团,迟迟不能确立人选。
迂回战略对主将素质要求极高,不但要深通骑兵指挥,又要擅长与胡虏打交道,最后还要有凝聚人心的本事。
毕竟数万大军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中横穿千里,其中困难简直难以想象。因此如何凝聚人心,让全体将士团结在自己麾下,是主将最为重要的责任。
实际上,灭蜀之役中最难打的正是迂回这一路!
首先是时间的要求非常紧张,必须在十月下旬迂回成功,以配合中、左两路灭掉成汉。
其次是路线本身也有难度,基本上都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高原雪域深处。
这条路线上除了少数羌人、猎户外,几乎没有人行走,即使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普通羌人也没多少人走过。
有时一整天也见不到太阳,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没有向导带路,迷路是一定的。
正是考虑到大军迂回侧后不易,才让枢密院上下左右为难,犹豫难决,无奈之下,只好上报卫朔请燕王定夺。
这么重要的迂回任务能交给谁呢?
卫朔思来想去,发现只有出身羌族的姚弋仲合适去完成这个迂回任务。
他左思右想觉得比姚弋仲更好的人选了,首先姚弋仲曾经羌人首领的身份,会让与当地羌人部落交流起来方便许多。
其次姚弋仲是个擅长骑兵指挥的将领,再者他又曾担任并州都督多年,懂得安抚士兵。
所以想来想去,卫朔发现只有姚弋仲是最合适的人选。可谁知当名字传给了枢密院后竟引起不小风波,不少人对姚弋仲担任右路军主将颇有微词。
具体来说无非就是说姚弋仲出身羌族,而右路军将士几乎全由羌族子弟组成,迂回穿越时沿途所过之处又都是羌人地盘,很多人担心姚弋仲‘一去不返’,在羌地割据称王。
对此卫朔是不相信的,别说姚弋仲此人深明大势,不会逆天而行。就算姚弋仲真的想趁机割据羌地,卫朔也不会放在眼里,无非多费几年功夫而已。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风言风语,自是有人眼红姚弋仲又有立功机会,抱着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好过的心态,恶意、中伤对手罢了。
刚开始的时候高瞻、温峤等人十分愤怒,要求严惩造谣者,唯有燕王卫朔表现得云淡风轻,好像对此早有预料。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以前燕国敌人众多,众将根本少不了上阵杀敌立功的机会。可如今眼瞅着燕国即将一统天下,除了江东外就只剩下成汉与西域两个有立功机会的地方,为了在日后大封功臣时有个好待遇,自然会有人不愿放弃任何一个立功的机会。
面对外界汹汹而起的议论,身为当事人姚弋仲自然大惊失色,他生怕燕王听了‘谗言’后将其治罪,不得不亲自到卫朔面前表明忠心。
结果让姚弋仲没想到的是,燕王不但没有怀疑他,还当面向他表示右路军主将一职非他莫属,把姚弋仲这个热血的羌族汉子感动的热泪盈眶。
直到现在那些话语仍在姚弋仲耳边响起,“姚将军,你是什么样的人,寡人能还不清楚吗?不要理会外界的风言风语,我相信你不会做出不忠不义之事。将军只管大胆去做,我会在洛阳城里等候你的佳音。”
结果二话不说,姚弋仲当即立下军令状,表示不完成迂回战略,他将以死报答燕王厚恩。
姚弋仲立下军令状后,那些风言风语虽没有完全消失,但至少没有以前那么猛烈。不过这也将姚弋仲逼向绝路,但他却对此次迂回战略充满信心。而且姚弋仲相信,只要此战胜利他将有可能跻身名将之列,与北宫纯、刘遐齐肩。(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