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让国家更富强,让国民过得更好更自豪更有归属感。
异族人幸福不幸福,关我屁事。
中国人陷入苦难绝望,不幸福的时候,异族有谁真诚关心过?
帝国要养军队,要跳跃式展经济、教育、医疗,要建立动力工厂……光是科技研究就是消耗资金的无底洞,光靠帝国人自己支撑,哪可能实现目标?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
攻占半岛,沧赵帝国刮光半岛从古到今积累的财富,经济基础一下子扎实不少。
粮食与布匹等且不说,成堆的黄金,如山的银子到手了,会用新技术重新融化提炼,黄金制成金条,成为中央银行帝联储的储备基金。银子制成流通世界的方孔银元,样式类似铜钱,方便串起来,有利于银行整理存放管理。
金银是世界流通货币,也将在以后几年内流通。此时行纸币不合时宜,被大宋交子贬值弄怕了的帝国人也不认可纸币形式。
铜钱也全部收缴上来,化为铜锭,将用于电线等应该有的用途。
帝国钱币不用铜钱,银元下的小额钱币是独有新技术制造的合金币。材料自然是多而廉价的金属制造的,小而轻便好携带。大宗交易,国内用开展起来的银行。
对国外?
帝国用昂贵独有的科技产品换取国外的黄金或需要的一切物资。不花钱,也不要银子。
北宋外贸达,是世界银子大量流入中国的时期。倭岛盛产银子。东亚不缺银子。
有前世见识,赵岳清楚银子并不是珍稀物,不代表硬通财富,金子才是硬通货。帝国积金子,流通银子。
这样也可避免外国在国际贸易中逆差,银子大量流失,造成货币紧缺,影响国家正常经济运转而敌视帝国外贸出口。
贸易掠夺和思想文化侵略是征服世界的犀利手段,作用很多时候不下于直接战争,隐蔽温婉,不容易激起愤怒仇视反抗,让人防不胜防,是真正不战而屈人的武器。
三京被灭后,闻焕章以及早准备好的管理半岛团队到达,接手了不该军队承担的工作。让军队可腾出手来专心致志打仗,进行后续的分兵征服任务。
让闻焕章来主导管理半岛政府工作是赵岳建议的,也符合他大哥的不言而喻心思。
在赵岳心里,闻焕章此人极有才华,类似秦汉时期的张良、明初的刘伯温、李善长、《双龙传》中邪王石之轩原型人物隋帝杨广手下那位用计硬生生把强大的突厥分裂弱化成不得不低头臣服大隋的萧姓大臣,或者是《雍正王朝》电视剧中的那位多智高参吴先生,不属于常规型的人才,用老百姓的话说属于鬼道道特别多的奇才怪才。
这种人天生心眼多,属于一眨巴眼一个主意的,一肚子全是计谋,翻历史,看典籍,别人看到的是历史事件、知识见闻乐子消遣,这种人看到的却是层出不穷的尔虞我诈、阴谋诡计,最擅长识人断事,不是其他人想学想有那本事,凭智商高肯下工夫就能成为这类杰出人物的。用好了是人杰,用不好就极可能是大祸害。
乱世或和平时期的乱局才是这种人最适合挥才华的舞台,也只有这种环境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若得到权势赏识重用,也必能在混乱中绽放出耀眼史册的计谋智慧光芒。
但建国和平稳定后,这种人常常就没用武之地了,治国展经济改善民生不是他最擅长的,也不是能激他热情的,并且深为皇帝或权势者所忌,多没有好下场。
象闻焕章,虽然被东京城中的高俅等权贵在需要时拉来利用出谋划策,却绝不会得信任重用,正是出于忌惮。没人会不害怕提防这种一肚子心眼的人,没人会不担心自己被算计。
把权势看的比什么都重的奸臣,谁敢信任提拔比他们更有心机手段的这种人?
若是提拔成长起来,成为竞争对手,被反噬,太难对付,太可怕了。
因而,闻焕章混来混去只能是个教书先生。
象朱元璋手下的李善长、李自成手下的牛金星,等等这类人才奇才,没了外敌算计,心胸素养不够,为了争权夺利就会很自然地把一肚子计谋用于算计同僚内斗上,成为大祸害。
但有突破时代见识局限性的赵岳在,闻焕章不会上演历史相似人物的悲剧。
建国时期,赵岳用闻焕章专门治理新收复占领地的乱局。打下江山,大局已定后,会安排闻焕章主抓对外工作,对内则主抓地区事变不稳定工作,继续挥计多识人识事特长,让其有权有用,却不会有精力投入到内斗。
闻焕章当初被赵岳的祖母罚到湾岛进修,继而成为治理的政府主脑,很快把湾岛来源复杂混乱的民众治理得井然有序,向着赵岳预期的方向前进。可以说在奠定海外根基的战略上功劳巨大。
但治理顺了人事后,一切向新思想指导下的经济建设进行。搞强国富民,闻焕章就显得平庸了许多,不再挥洒自如了,热情也越来越降低,没了精神,陷入繁琐公务的无聊中。
也正是这件事让赵岳认清了闻焕章的本质和最擅长最喜欢最想干的事。
调闻焕间来治理国民组成来源必将更复杂更棘手的半岛,也就成为必然。
闻焕章本人接到国主调令,也是萎靡不振的精神立马重新焕,斗志和热情全起,满血兴冲冲奔赴新舞台,毫不留恋时代电器化的舒适生活,来到半岛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这个奇才又重放光芒,越是困难复杂的事务越是能让他兴趣昂然手段百出,重现挥洒自如。
闻焕章的存在,管政府,控制钱粮供应,以其才智也能有效防止和牵制远离政治中心影响和控制的北军自大搞出事来。
以北军从总部到各营主将的英雄脾性好汉素质,以及完善的监察控制配置,搞事背叛帝国的可能性极小到几乎不可能,但建立健全制衡防范制度是必须的国策方针,是应有的常规体制,事关久远大局和约束引导后人的规则,要成为习惯的惯例,不能因为某一时期的军队或官员素质高,可以放心就废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