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日尚短,正是需要诸位臣工踊跃献策……”赵煦神清气爽的继续舌绽莲花。
这一刻,赵煦终于深切地体会到了王巫山所说的那种怼人千万遍,对方偏生发作不得,只能含着眼睛坦然受之,这也是一种另类的爽感。
对了,王巫山说过的一个词可以形容,那就是智商碾压的优越感。
臣工们有气无力的开始发言,不过都没有半丁点的干货,就跟他们之前喝下去的粥似的,清汤寡水的,没有半点营养价值。
但问题天子一副今天不解决大家干脆连晚饭和食宿一块解决的架势,逼得一帮子大臣们汗刷刷的下,肿么办?这是一个大问题。
“陛下,微臣,微臣有话要说……”这个时候,一名年轻的御史,小心翼翼地伸长了脖子说道。
“卿不必如此胆怯,走上前来……”天子十分大度地招了招手,示意此人步上前来答话。“你是……”
“微臣高世则,拜见陛下,微臣对于迁徙百姓往三州之地这件事情上,倒是有些自己的看法……”高世则步上前来之后中规中矩地拜倒阶前答道。
而原本好几位觉得这个小年轻居然这么吊,抢大家的话头正准备等会这家伙一开口就怼的大臣们听到了这个名字之后,先是一愣,旋及缩了缩脖子倒吸了一口凉气,直接秒怂。
“高家的人,是太皇太后的侄孙,也就是普安郡王高士林长子高公纪的长子,此人心性聪慧,肖似其父高公纪,甚得太皇太后宠爱……”
“原来是高卿,不知高卿有何良策,你且说来。”赵煦笑眯眯地看着高世则,满脸期待地道。
高世则清了清嗓子,开始向赵煦陈述起了如果要迁徙其他地方的百姓前往陕西边陲之地所会导致的后果,以及可能给朝庭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副条理明晰的话,不论是赵煦,就算是满朝的文武重臣,也只能挑起大拇指赞上一声,这位小伙子不错,至少说得入情入理,很有一套。
这倒也让大家都不禁来了兴致,很是好奇他会提出什么样迥异于满朝文武的策略来。
“你说的,朕也知道,现如今最困难的,就是找到一种既可以不让百姓们颠簸流离,又还能够充足我大宋新占三州之地人口的良策。”赵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之后,一副很是期待的模样。
“臣以为,百姓既然容易引起百姓对于朝庭的怨怒之气,不如,使厢兵以填三州之地。”已然站起了身来的高世则眼角余光扫过了站在左右最上首的文武大臣之后,抛了这枚早已经准备好的炸弹。
果然,刚一扔下,满殿哗然,而那些武臣们面面相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至于文臣那边,很快就有反应过来的立刻跳了出来表示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厢军禁军,皆是国之重器,岂能拿来以充百姓而填那三州之地。”
“是啊陛下,此事臣也觉得不够稳妥,厢军乃是我禁军之根源所在,若是用以填陕西路三州,日后可以我大宋会陷入无兵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