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话里面要怎么接却是一个问题。毕竟,汉朝推行礼教孝廉,人家追溯祖先你否认了的话,那到其他人前世的身份之类的问题,也会扯出一大堆的东西。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暤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檮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於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於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这个时候,后方观战的曹操开口说道。
帝鸿、少昊、颛顼、缙云都是上古圣皇或者巨大的氏族部落领袖,他们的儿子不成器,为非作歹,尚且要被流放四夷,更何况是其他?
曹操的意思很明显,你是什么人,是什么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言行,你的作为。
若是为非作歹,即便是身份再怎么高贵,依旧是不能改变你的罪性!
“然而,汉匈之间的百世之仇是后来的事情,与我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在此之前,虽然说秦赵也在抗击匈奴,却没有达到所谓的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韩王信冷笑道,“话说回来,秦汉覆灭了诸多诸侯王朝的宗庙社稷,对我等而言,这才是真正的百世之仇!”
说起汉匈这个百世之仇,追溯到秦赵与匈奴之间的战争,的确是政治、战争综合博弈的结果,真正说积累下来的血海深仇,主要还是汉王朝。
当年,强大不可一世的秦帝国崩溃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之中,原本奉秦始皇之命驻扎在河套地区,监视和打击匈奴、东胡等诸游牧民族的秦国长城军团也覆灭在了巨鹿之战。
整个北方草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真空地带。
匈奴人趁势而起,抢占了秦军留下来的地盘、营地和草场,然后在冒顿单于的率领下,击败了东胡,取得了草原的霸主地位。经过冒顿、老上两代单于的努力,匈奴帝国的疆域前所未有的膨胀起来,从汉地的长城一直到遥远的西域,匈奴人建立起了一个幅员上万里的庞大帝国。
当然,这个是西汉那会的事情了,文景等忍气吞声,暗自积累实力,在武帝的操作下,狠狠地制裁了匈奴一顿,基本上就差不多打落下来了。
再后来匈奴南北分裂,南匈奴降汉,北匈奴主力便远走中亚。其后,中国北方的鲜卑族强大起来,逐步占有匈奴故地,五六十万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
即便是如此,传到东汉人血脉里的血仇却依旧没有丝毫减弱。或许这也是对待北方游牧民族铁血派一直很有市场的原因吧。
不过相对来说,鲜卑、羌胡、乌桓等虽然强横,但是毕竟没有匈奴那种锋芒,人家都能打出一汉当五胡的战绩,自然这个仇恨的对象依旧还要挂在匈奴身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