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冲到近前的倒霉蛋。至于韦济,更是硬着头皮紧跟在后面,到了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他退缩的余地。
吏部院子里生的这滑稽一幕,外人无缘得见,若是知道了数十人被三个人打的落花流水,个个鼻青脸肿,也要笑他们懦弱无能。
片刻功夫,在秦晋的带领下,三人“杀出了一条血路”成功的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直到走的远了,三人才驻足。
“这可如何是好?子美兄你闯大祸了,若是那四十个司官堂官一齐尚书告状,就是,就是宰相也保不住你啊。”
杜甫叹息了一声:“此前十载孜孜求官,今日得偿夙愿却现,这个烂泥塘根本是人待的地方。”
离开了混乱的场面,韦济的思维又犀利灵活起来。
“事实便是如此,当今之世若想有所作为,就得先往自己身上糊一层烂泥,否则就会成为众人排挤的异类,不论官做的多大,无时不刻都存在的掣肘与刁难,都会让你寸步难行!”
秦晋暗自点头,韦济的话不错,但眼下情形却未必会如韦济所言那般悲观。
“何不恶人先告状?”
韦杜二人的目光又齐刷刷转向了秦晋。
“恶人先告状?”
秦晋干笑了一阵,“自然是咱们先去告上一状。”
杜甫与韦济身上的官袍都已经在厮打中破破烂烂,脸上还挂着不少血痕,哪里还有半分大唐官吏的威仪“
按照韦济的想法,他打算立即回家,以免自己的狼狈相落在世人眼中,成为城中闲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所以,他对这个提议自然是连不迭的反对。
杜甫却是豁出来了,反正已经与那些司官堂官们撕破了脸,索性就将这恶人做到底,只是去何处告状,却是个难题。
门下侍中魏方进一切朝钱看,谁的钱多,谁便得利,此人自然不在考虑之列。宰相之,中书令韦见素是出了名的和稀泥高手,如果去找他,没准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秦晋却为他们指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人选。
“太子外人素来公允,此时坐镇政事堂,何不找太子鸣冤诉苦去?”
韦济心知肚明,自己的尚书左丞全赖秦晋一人而得,所以尽管他想回家但也只能听从了所谓恩主的建议。
“如此甚好,太子公允,一定会为你我三人主持公道。”
秦晋却笑眯眯说道:“不是三人,而是你们两个人。”
韦济愣怔了一下,便明白了秦晋的意思,附和着:“对对,我与子美兄二人。”
杜甫则见一向行事保守的韦济都敢于担当,自己又岂能在关键时刻打了退堂鼓?说实话,此时妻子杨氏与爱子宗文、宗武的音容笑貌在脑中一一闪过。他有些后悔今日的孟浪,万一自己难逃厄运,因此而下狱,他们孤儿寡母却又如何度日?
想到此处,杜甫便对韦济道:“韦兄,今日之事全因我而起,责任自然由我一肩挑了,到太子那里去有我一人便足够。”
韦济讶然。
“这,这如何使得?”
杜甫转而一笑:“如何使不得?此一去却有一事相托,万一身遭不测,还有妻儿请韦兄代为照看!”
韦济大为动容,他万想不到,杜甫竟有如此心境,一时便为自己的那些自私想法而有些羞愧。
“不,我一样参与其中了,自然要与子美兄同进退!”
秦晋却道:“都别争了,又不是上刑场,此一去,只有你们的好处,而没有坏处!赶快去见太子殿下把,去得晚了,事情或许就会有了反复。”
说罢,他头也不回的大踏步离开。
看着秦晋从容消失的背影,愣怔了一阵的杜甫这才缓过神来,一跺脚惋惜的道:“哎呀!忘了询问那位小兄弟高名大姓!”
韦济却神秘一笑:“有缘自会来人再见!走吧,去见太子。”
对于韦济这种玄而又玄的话,杜甫就权当一乐,所谓缘分与否,他是不信的。只是那位禁军的小兄弟一身武艺与肝胆,若不去前敌做个将军统兵杀敌,却是大大的可惜了。
杜甫在心里暗暗想着,一旦再见着此人,一定会尽力向政事堂保举他为将,以不使人才埋没。
如果韦济知道了杜甫此时心中所想,一定会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