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观望中,在家养病的中书令高仙芝终于向天子上书了,不过上书的内容却让绝大多数人大出意料之外。 因为他不但没有弹劾太子李亨,甚至还历数了太子的情非得已之处,以及太子的仁孝。之所以做出了反抗君父这等事,完全是有心怀奸诈者的威逼,不得已而为之。
而且,高仙芝在上书中,还头一次提出了前汉田千秋子弄父兵之说,以此来为太子开脱。虽然高仙芝并未就是否应当废黜太子而做切实表态,但以上种种的辩解,其真实目的似乎已经昭然若揭了。
朝臣们在经过了初时的震惊以后,立刻意识到,这么做将会使天子极为难看。而以天子的手段和心性,怎么可能对背叛的行为予以姑息呢?要知道当初废太子兄弟三人,一日之间全数赐死,而且他们仅仅是不轨未,现在的太子李亨公然起兵,比起其兄长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天子怎么可能再放过其人?
高仙芝这么做无疑是在与天子对着干。不过,有人却对此大为兴奋,比如杨国忠,比如鱼朝恩。
杨国忠虽然已经重返政事堂,但他的根本心愿是重为宰相之的中书令,现在正愁着如何才能扳倒高仙芝,不想高仙芝自己就将把柄送了上来。现在高仙芝公开为太子喊冤,岂非是自寻死路?
对此,杨国忠不打算作壁上观,他准备加把劲送其一程。但杨国忠的上书还未及呈递天子,另一则消息让他更是欣喜若狂。神武大将军秦晋竟然也紧随高仙芝其后,上书为太子辩冤。
事情的突变,远杨国忠预料,这两个人都不自量力的替已经成了半个死人的太子李亨辩冤,除了不自量力以外,就是自讨苦吃。
于是,杨国忠又连夜赶出了另一份上书,决定连秦晋一并都装进去。
就在第二日黎明之前,鱼朝恩竟意外的登门了。
两位见面之后,相视一笑,高秦二人自动入瓮,是个绝好的机会。 小但鱼朝恩的应对处置之法却与杨国忠略有不同。
“此事相公不要参与其间,寻几个边缘人物当做疯狗去咬人就是了。”
杨国忠担心边缘人物位卑言轻,说出的话没分量,鱼朝恩却让他宽心。
“天子老了,心思与二十年前已经大相径庭,如今相公怂恿天子杀子,焉知天子没有后悔的一天?”
这句话顿时入重锤响鼓一般将杨国忠震醒,鱼朝恩提醒的没有错,怂恿人杀子,有违人伦,终究是不会有好下场的。相比之下,高仙芝和秦晋去做这个不自量力的父子和事老,到有些符合人伦了。
“想不到,这高秦二子看似忠厚,竟也是这般机心似海!”
鱼朝恩哼哼冷笑。
“就只怕他们聪明反被聪明误!相公等着看好戏吧!”
对此,杨国忠深以为然。
“既然如此,杨某就诚如大使所言,作壁上观了!”
……
杨国忠出奇的保持了沉默,只有几个不起眼的小官上书历数高仙芝与秦晋勾结之罪,甚至连秦晋和神武军乃兵变始作俑者这件事都不管不顾的捅了出来。
其实神武军在此次兵变中的作用,百官心知肚明,之所以不说出来,一是为了给天子留些颜面,二是在情势未明之前不敢轻举妄动。
几名无足轻重的小官的上书,最初并没有在百官中引起多大的风潮。 毕竟绝大多数人的目光都在紧盯着杨国忠,谁都知道杨国忠与秦晋有着不解之仇,只要他不出手,就代表着对这件事持有谨慎的态度。
至于那几个无足轻重的小官,不过是头脑热,想升官想疯了的妄人,这样的人早晚要自食其果。
是夜,兴庆宫内,大唐天子李隆基整整一天都郁郁不乐,身侧侍候的宫人宦官们都小心翼翼不敢出一声异响。先是亲自任命的中书令以及神武大将军为太子辩冤,虽然不是明言求情,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是求情又是什么?
接着,便又有不自量力的芝麻官弹劾这一将一相,使得这位天子颜面难看极了。
子盗父兵犯上作乱,于公于私,身为天子的李隆基都不能纵容姑息。但高秦二人在为太子辩冤的上书中,都或明或暗的提出,太子之所以有此悖逆之举,完全是天子身边有奸佞,妄图干掉太子,而太子求诉无门,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才有了子弄父兵之举。
这种说法自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