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开国之时,太祖郭威便确立了军政殊途的规矩,大政归政事堂,军务归枢密院,皇帝居中掌总。
范质再能蹦哒,手头无兵,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皇帝只需要一份诏书,数名侍卫,便可将其轻易拿下。
嘿嘿,秀才造反,妥妥的一亿年无成!
不大的工夫,小符贵妃手里牵着年幼的皇太子,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群臣们的眼前。
直到这时,不知道内情的明眼人,才注意到,今天的御台之上,竟然同时摆了三把龙椅。
小符贵妃和柴宗训,同时登上御台之后,有人注意到,皇太子坐到了坐侧的小龙椅上,小符贵妃却居于右侧略靠后的御座。
等小符贵妃坐定之后,两名内侍快步上前,缓缓的拉下了正黄色绸制卷帘。挡在了小符贵妃的座前。
有资格坐或站在殿内的臣子,大多是饱读诗书之人。有人立即意识到,这便是:垂帘听政!
李中易以前没见过这种阵势。心里好奇之余,却转的是别样的念头:莫非柴荣快咽气了?
接了小符贵妃的暗示,大庆殿总管杨向冲,手捧一份诏书,扯起大嗓门,高声喝道:“陛下有诏,群臣听宣。”
首相范质第一个站起身子,拱手欠身,平揖九十度。
咳。首相做了榜样在前,不想死的臣子,纷纷跪地听诏,等待着杨向冲彻底揭开谜底的那一刻。
李中易学着范质的样儿,弯腰九十度,双手合抱,态度恭敬的作揖。
跪在地上的张成炳,偷眼看了看站在前排的李中易,目光瞬间变得**。
满朝臣子。有资格站在今天这大庆殿之上,不过区区八相而已!
杨向冲虽然被割了那玩意,中气倒是十足,也识得许多字。
李中易默默的站在锦凳之前。仔细的听,杨向冲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颁诏。
诏书出人意料的长。杨向冲足足念了半刻钟,还没有进入正题。李中易暗暗摇头,废话实在是太多了。
好不容易。等杨向冲宣读诏书完毕,龙体欠安,贵妃垂帘,太子监国的准确讯息,也就很自然的传遍了大殿内外。
还没等群臣们醒过神来,今上的第二份诏书,又通过杨向冲的嘴巴,传入到群臣们的耳内。
这份诏书的词句,异常之华丽,文字十分优美,李中易细听之下,却是立后之诏!
李中易抿了抿嘴唇,柴荣快不行了,贵妃垂帘毕竟名不正言不顺,立小符贵妃为后,就免除了可能的后患。
李中易不太懂立后的规矩,张成炳整日里和典籍打交道,他心中暗暗吐槽:垂帘和立后竟在同时进行。
从礼仪上说,立后乃是本朝天大的事,绝非儿戏。张成炳由两诏同颁,联想到,皇帝的龙体,可想而知的大坏!
李中易心里明白,留给柴荣的时间,恐怕不多了,所以才会这么赶时间。
等杨向冲完事之后,李中易突然听见了,连片的喘粗气的声息。
嘿嘿,傻子都应该明白了,陛下这恐怕是在提前安排后事呐!
趁别人不太注意的时机,李中易偷眼看向次相李谷,只见,这位李相公尽管装得很平静,微微抖动的紫袍下摆,却隐晦的暴露出,他此时复杂的紧张情绪。
李中易淡定的收回视线,从李谷的表现来看,此公显然事下不知底细和内幕。
这便有趣了呀!
李中易暗暗有些感慨,垂帘、立后和监国,这种塌天大事,李谷这个次相竟然不知情,可想而知,必定是范质给一手包办了!
有句老话叫作什么来着?嘿嘿,吃独食,必遭雷劈啊!
玩政治,不就是耍流氓和分蛋糕么?
哦,你范首相一人包办了全部的大事,将其余的诸位不知内情的相公们,究竟置于何地?
现在,皇室和首相的流氓耍完了,蛋糕却杳无音信。
不仅如此,黑锅还需要相公们一起来背,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便宜的好事?
这个时候,李中易只觉得浑身一阵轻松,十分舒坦,在寝宫里受到的惊吓刺激,瞬间消逝无踪影。
张成炳是个极聪明之人,有人暗中评价他为杨修,鉴于杨修掉脑袋的往事,这自然不是神马好话。
朝廷从此多事矣!
张成炳低下头,默默的看着他自家的靴尖,脑海之中,猛的劈下一记炸雷,震得他心旌神摇。
接下来的大赏之诏,殿内的所有人,几乎无心在听。出了这么大的事,赏一点小钱钱,就把兄弟们打发了?
没有实权的高位,钱越多,越危险的道理,殿内诸君,没人不懂!
ps:司空也不想给废话了,月票总数超过260张,加第三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