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插在这个镇子上,那他将名誉扫地,甚至有可能结束军人生涯。
敌人留在镇内的尸体或许不会太多,但那不要紧,如此惨烈的战斗,消灭敌人的数量肯定不会少吧?山下幸之助甚至已经在心里拟好了电报,把战果大大地夸张一番。
抗战中,为了鼓舞士气提振民心,交战双方在对外宣传时往往会夸大自己的战绩,同时把自己的损失往小了说。这在两军的抗战宣传上几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据时任****第18军18师参谋长的赵秀昆回忆:“抗战中期,国民政府军委会军令部曾通令部队,为了‘国际影响和鼓舞士气’,对于战场伤亡和毙、俘敌军可以‘以一报十’,而各部队又据此层层加码,神话式的‘战报’就出现了。”
当然,实际情况可能不象赵所说的“以一报十”那么夸张,但把战绩往大了说倒真屡见不鲜。
比如台儿庄会战,此战日军承认的伤亡是11984人,李宗仁向蒋委员长报告的歼敌人数是两万余人,而当蒋委员长向外宣布大捷时,数据成了:“是役敌死伤三万余众,我缴获步枪万余枝,轻重机枪九百三十一挺,步兵炮七十七门,坦克四十辆,大炮五十余门,俘敌无数。敌板垣及矾谷师团主力业已被我歼灭。”
而日军战报的注水率也不遑多让,无论是与国*军作战,还是与八路军作战,夸大敌人的损失,隐瞒自己真实的伤亡数字,以致连日本的高级军官都不相信日本军队的战果。土肥原贤二就曾经这样表述日本军队的战果:“大本营发表的统计数字相当可观,但其中70%是为了夸耀战果而增加的水分”。
到了太平洋战争中,小日本继续将虚报发扬光大,“辉煌”的战绩表明已经把美国海军消灭了n次。最夸张的是台湾海战役的战报一出,全世界都为之瞠目。日本国民则欣喜若狂,倭皇颁发赦语嘉奖联合舰队和有功人员,并大脑进水,胡乱指挥。日本新任首相小矶在会上高喊:“胜利就在眼前了”。连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亲自发来贺电,庆祝日本海军的“伟大胜利”。
然而,欣喜若狂后不久,“被击沉”的美国舰队便驶近了日本列岛,无数炸弹扔到了日本人头上,开始了烈火的盛宴。
但今天注定是山下幸之助最不幸的日子,步步后退的镇内守军顽强抵抗,凭着近战利器,凭着兵力密度的增强,使当面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而且,镇子南北西三面的援军正飞速赶来。五六里的距离,跑步前进需要多少时间?
很快,山下幸之助便发现了形势正发生逆转。镇子南北的外围都出现了敌人,快速地向镇子逼近,并与侧翼的蝗军发生了交火。
受此干扰,镇子里的攻势变缓,鬼子不得不分出兵力抵挡,以免被南北之敌楔进来,形成分割包围的态势。
山下幸之助犹豫了,面对着刚刚还象是即将到手的胜利,他既担心被敌人反攻,又不甘心已付出重大代价却要颓然放弃。
镇西,三纵的一个中队沿着公路跑步急行,赶到后立刻加入战团。在守军的配合、引导下,发动了反攻。
此时,坚守部队的损失也很大,阵亡上百,但却打死打伤超过两百五六十的鬼子。造成伤亡较大的原因便是中国的房屋都是土木、砖石结构,抗炮能力低,远不如欧洲多是钢筋混凝土来得坚固。
即便如此,由于采用了小单位的作战,却并没有导致守军的溃败。在山下幸之助看来再攻一下便能够取得胜利的判断,是错误的。起码,鬼子不再伤亡一个中队以上,是无法占领全镇的。
生力军的加入,鬼子的被迫分兵,立刻使战局发生了逆转,几条街道被重新夺回,鬼子被压得步步后退。
三颗信号弹凌空飞起,三纵的人马源源而来,标志着大反攻拉开了帷幕。
山下幸之助终于扔掉了幻想和犹豫,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敌人正在不断赶来,越来越多,别说再攻打下去,就是自身也有受到敌人反噬的危险。
镇内的日军且战且退,勉强撤出了不到一个中队的人马,而在南北两翼硬撑、避免全军被堵在镇中的鬼子则被围住,遭到了前后夹击,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在镇外分散隐藏的迫击炮组,随大队而来的火炮,也随着部队的推进移动阵地,在镇子里利用残垣断壁为掩护,发挥曲射优势,向镇外的敌人频频轰击。
败了,彻底地败了啊!山下幸之助失去了再战的信心,率领着不到二百的鬼子沿公路撤退,脱离炮火轰击。(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