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正”否则会“炎凉不均”,烤到饼茶呈“虾蟆背”状时为适度。
烤好的茶要趁热包好,以免香气散失,至饼茶冷却再研成细末,煎茶需用风炉和釜作烧水器具,以木炭和硬柴作燃料,再加鲜活山水煎煮。
煮茶时,当烧到水有“鱼目”气泡,“微有声”,即“一沸”时,加适量的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否则“饮之则其味不正”。
接着继续烧到水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二沸”时,先在釜中舀出一瓢水,再用竹筴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碾好的茶末。
如此烧到釜中的茶汤气泡如“腾波鼓浪”,即“三沸”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这样茶汤就算煎好了。
同时,主张饮茶要趁热连饮,因为“重浊凝其下,精华浮其上”,茶一旦冷了,“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饮茶时舀出的第一碗茶汤为最好,称为“隽永”,以后依次递减,到第四五碗以后,如果不特别口渴,就不值得喝了。
这般饮茶之法,可以看得出唐时的人们在饮茶技艺上已相当讲究了,至于上层人士,特别是统治阶级,其饮茶的讲究程度就更非民间所可以比拟的。
不过唐代的沏茶之法,虽然主要流行的是煎茶,但也有沏茶用点茶法的,这是因为唐代所制的茶叶,除主要的是饼茶外,还有粗茶、散茶和末茶,只是由于用煎茶法沏茶处于主导地位罢了,如果是末茶,也有用点茶法沏茶的。
薛琰穿越过来的时候,出于好奇心,也曾让秋纹为他煎茶,只想着尝试一下最地道的煎茶法,弄出来的茶饮,可是喝过了一次,他就败了,那种绿糊糊一样,散发着各种调味料味道的东西,让他唯一想到的就是前世喝过的韩国大酱汤。
茶叶的清香是一点儿都没品出来,反倒是因为那东西,被结结实实的恶心到了,反胃了好几天。
为了不让自己继续被那怪味茶汤折磨,薛琰立刻教会了秋纹和悯月来自后世的饮茶之法,将买来的茶叶烘炒,晾干,然后~~~~~~~~~
嗯?
李承乾还在观察着从未见过的茶水,柴令武却直接伸手将茶杯底部的茶叶捞了出来,然后,塞进了嘴里,进了嘴里,了嘴里,嘴里,里~~~~~~~~~
薛琰看着,眼角一阵抽抽,瞧着柴令武咀嚼的模样,他突然想到了后世很有名的一道餐桌名菜一一老虎菜!
“贵府上的茶水,还真是简陋!”柴令武特有优越感的评价了一句,看他的模样,真恨不得能将他府上的茶师拽过来,当着薛琰的面,表演一下最正统的煎茶法。
薛琰很明智的决定不再搭理这个孤陋寡闻的莽夫,端起茶杯对着李承乾示意了一下:“请用茶!”
说着左手端着碗托,右手拿起茶盖把茶叶往一边拔一拔,轻呷了一口。
李承乾见了,有样学样的喝了一口,刚开始只觉得舌尖苦涩,但是很快茶叶的清香便溢满了口腔,精神都不由得为之一振,不禁喜道:“好!好!好!子玉兄府上的茶水真可称得起是神仙茶了!”
柴令武也知道自己方才出了丑,学着喝了一口,差点儿喷出来,强忍着咽下,皱眉道:“好苦!好苦!”
薛琰闻言笑道:“没有品味开始的苦涩,怎能体会后面的甘甜。”
李承乾听了,眼睛不禁一亮,道:“子玉兄所言,真是句句都透着禅机!”
禅机?
薛琰略带无奈的笑道:“为兄哪里懂得佛理,不过是信口胡说罢了,始苦终甜,苦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永远都是苦,有苦有甜才是好茶!品茗讲究的是一个心静,初入口中之时,味道虽然涩,但是缓缓渗入喉间,便能感觉到一种清香的回味了!”
柴令武又道:“是苦是甜,倒是没分辨出来,倒是贵府这茶水卖相上,实在寒酸。”
薛琰笑道:“当茶叶离开了沸水,就只是略带清香,略带苦味的干叶子,当茶叶遇到沸水,就是一杯略带苦涩,略带香甜的茗品了,就像侯生未见信陵君时,不过是一个衰老,瘦弱的看门人,而他被信陵君重用时,却是却秦存魏的大功臣。”
李承乾闻言,不禁大声叫好,道:“子玉兄说得好,千里马未遇伯乐,也不过老死于槽枥之间,倘若遇见了伯乐,便能驰骋天下了,子玉兄字字珠玑,小弟受教了!”
李承乾说着,居然还当真起身,对着薛琰深施一礼。
薛琰见了,赶紧起身还礼,他虽然能装糊涂,但是对方毕竟是当朝太子,一国储君,对方的礼,岂是那么容易接受的?
李承乾回转坐好,接着又道:“昨日小弟自广和居回去,到了家中也曾对家父说起子玉兄,家父也道子玉兄不凡,吩咐小弟,对待子玉兄要执以师礼,今日听子玉兄这番言语,果然大才,自当受小弟大礼!”
薛琰连忙摆手,道:“我与贤弟一见如故,平辈论交,如何当得起贤弟的师长!”
李承乾却是个执拗的性子,既然太宗皇帝说了,他便要招办,道:“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兄长大才,方才一番言语,让小弟受教量多,如何当不得小弟的师长?”
薛琰听了,更觉无奈,他还真没有“好为人师”的习惯,前世他一个人负责那么多的课题研究,都不曾带过一个学生,没想到穿越到了这大唐,居然还多了个非要拜他为师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是当朝太子爷,这让薛琰不禁压力山大。
薛琰还真想不明白太宗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就因为他造出了神仙酿,昨日又顺口胡诌了几句,自己对于儒家经典的见解,就认定了他有大才。
这~~~~~~~这也未免太儿戏吧!
好吧!我有才,我知道,可是你老人家让我给你的儿子做老师是几个意思啊!
我胆子小,别吓我好不好!
薛琰确实觉得李承乾这小伙子,人挺不错的,也想要交个朋友,但是却没想着给人家当老师啊!
对于老李同志的做法,薛琰也只能解释为,历史上的毛病提前发作了!
历史上的太宗皇帝对李承乾的教育,就完全依赖他给李承乾找的那几个老师,李承乾有什么过错,也经常通过赏赐李承乾的老师,让他们去劝谏,去教育。
怎么的?
现在把这个任务给薛琰了!
开玩笑呢?
对此,薛琰还真的有些傻眼,纵然他的智商再高,对太宗皇帝这个胡闹的安排,也是措手不及,没错,薛琰确实和李承乾一见如故,也能感觉得到,眼前这个少年,对他的观感不错,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说的话,李承乾就能听得进去。
可是现在怎么办?
进宫去找太宗皇帝讲理,对太宗皇帝说:“您老交给我的这个任务,我做不了,也不称职,还是另外找高手,高手,高高手来做吧,别压坏了我的小肩膀!”
别说太宗皇帝是不是搭理他,连太极宫的宫门他都进不去,真的进去了,说不定还会被当成刺王杀驾的大反派。
薛琰的心中纠结,李承乾却在高兴,因为薛琰做他名义上的老师,那么他今后出宫就更方便了,而且薛琰所说的话,和他的那些老师所讲的完全不同,让他听着新鲜,也很愿意听。
李承乾一厢情愿的把薛琰当成了他名义上的老师,却根本不知道,此刻薛琰的心里有多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