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第一学期,风平浪静,邵兴旺闲来无事,以自己认为最饱满的热情和最激昂的文字,分别站在好哥们和心上人的角度,给线团和荷花写了信。
洋洋洒洒写了三封,向线团倾诉思念之苦,表达对过去美好日子的怀念。三封信在国庆节前夕发出去了。结果学期末最后一天,邵兴旺才收到线团一封短信。
内容如下:
狗子哥:
好哥们,永远的好哥们!
线团
邵兴旺迫不及待打开信一看,傻了眼,怎么这么短。这是线团的笔迹和风格,但这应付的态度,让邵兴旺一颗滚烫的心顿时凉了半截。邵兴旺心想,这家伙人来熟,遇到新同学,把我这个老哥们忘了。后来,大学四年时间,邵兴旺再也没给线团写过信。
邵兴旺并不担心线团,因为他知道,这厮鬼点子多,到哪儿都“吃得开”,到哪儿都不会吃亏。他倒是半年没有见到荷花,一直很担心,尤其给荷花写了十多封信,一封都没有回。邵兴旺感觉到这有点不太正常。
邵兴旺想,难道夫妻俩真的有了感情基础,赵雨荷下定决心要断绝和我来往。即便做个普通朋友,回封信,说说当下的日子和生活,起码也是一种礼貌吧!
邵兴旺又想,有钱的上门女婿给荷花家花二十万,盖小洋楼,也许人家早结婚了,孩子估计都怀上了。
以他对自己父母的了解,父亲邵振邦和母亲刘云朵,一定会把告诫他的话,巧妙地说给荷花,说给荷花的家人,说给全村人。
制造舆论,尽可能扩大范围,目的非常明确,内容也超级简单,那就是:赵雨荷配不上自己的儿子邵兴旺。因为狗子是城里人,荷花是乡下人。狗子是教师,荷花是农民。荷花和自己家狗子,那是门不当,户不对,不可能在一起过日子。邵兴旺知道母亲刘云朵三寸不烂之舌,在村里乡里,有一定名气。
很快到了年关。
腊月二十九日,邵兴旺陪父母到县城买年货。紧挨着县医院是条熙熙攘攘的街道,当地人叫西街,是新沣县城最大的集贸市场。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果瓜蔬菜、禽蛋鸡鸭,生活必须品应有尽有。
靠近县城几个乡镇,逢年过节,人们都会来西街采购年货物资。特别是邵家棚、赵家坡、张家庄、王家庄这四个村子,离县城最近,人们有事没事,都喜欢往县城跑。过年采购年货更是少不了来一趟。
儿子终于考上大学,邵振邦和刘云朵的苦日子也快熬到头了。俩口子打算今年过个肥年,除了比往年多买了三斤猪肉,还让儿子排队到马家牛羊肉店,买两斤“腊牛肉”。
腊牛羊肉这种美食,是秦都人过年的标配食物。当然,这里说的是有钱人。对于大多数乡下的穷苦人而言,别说“腊牛肉”,就是生猪肉,也舍不得多买两斤。
刘云朵给女儿邵忆晨在衣服摊上看衣服,邵振邦则在猪肉摊前,翻来翻去,挑选上好的后退肉。邵兴旺在马家牛羊肉店门口,排在穿着讲究的城里人后面,排队买腊牛肉。
那个带着蓝灰色破毡帽的脑袋突然出现在眼前,就在邵兴旺前面四五米地方,他也在排队。
赵德奎,赵雨荷的父亲,这个脑袋和背影,邵兴旺是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到大,多少次从赵雨荷家门口路过的时候,首先碰到的,就是这个并不讨人喜欢的人。
邵彩莲!邵兴旺又看到了赵雨荷的母亲在衣服摊前比划着挑选衣服。
邵兴旺站在队伍中,用眼睛继续扫视着周围人群。就在邵彩莲的旁边出现了二姐赵雨晴,俩人旁边还站着一位矮个、黑胖的男人,正在给母女俩付衣服钱。这人不用猜,都知道是赵雨荷的新丈夫,赵德奎给自己招的可以养老送终的新女婿。
邵兴旺脑子“嗡”一声响,赵雨荷?赵雨荷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