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宏刹了一下车,当速度减到280公里时,又把减速伞放了出来。在多层减速装置的阻挡下,飞机终于停了下来。
空滑迫降成功了。
这时张志宏才真正的松了口气,塔台上的指挥员也松了口气。
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机场,在那么远的距离上,在先进的战斗机上,在发动机完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能够空滑迫降成功,这在中国的空军史上是少有的。
空滑迫降的成功,减少了国家的损失,也保证了飞行员的生命安全,避免了一次严重事故的发生。
飞行中的事情有时时候就是那样的微妙,一件小小的事情,处理的不好,就可能酿成大祸,就像“大姑娘”那样,只因为在起飞过程中短时间的犹豫,就造成了那么大的后果。张志宏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故障,由于处理得当,便能化险为夷。
张志宏为自己的成功而高兴,要不是这种结果,其他任何一种结果,后果都是不堪设想。如果跳伞,飞机不能保全不说,人,现在不知道降落在什么地方,也可能在高山峻岭上,也可能在密树丛林中。能否找到人家,能否得到及时的救援,身体是不是受伤,都是一个未知数。
场外迫降,那更是不可能的,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省,到那里去找一块适合迫降的平地。这次到机场落地,他才发现,修这个机场是多么的不容易。为了改变机场的净空条件,在跑道的附近炸平了好几个山头,才使飞机能够安全的降落。如果没有人工的开凿,就连这样的机场都不会出现的。
如果真要迫降下去,高度降到很低,才发现没有合适的地方,在想使飞机升上去,那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的,最后还是得跳伞。
塔台指挥员对于迫降的成功也很高兴,在他的指挥预案里从来都没有想到场内迫降,当张志宏报告发动机停车后,他首先考虑的就是跳伞。根据贵州省的地理条件,根本就不存在场外迫降的条件,所以也不用考虑。场内迫降对飞行员的要求比较高,不光需要足够的高度,过硬的飞行技术,而且飞行员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般情况下,他不会轻易指挥飞行员飞到机场来,因为那样会给飞行员造成错觉,一心只想着往机场飞,而失去最佳的跳伞机会。
当张志宏询问到机场的距离时,他就估计到张志宏要用空滑的办法回到机场。至于能不能空滑回来,到没有抱多大希望。但是到机场附近跳伞总比在深山老林里跳伞要安全的多,起码救助条件比较好,所以他及时通报距离,询问高度,也在计算能否空滑到机场附近。
只有在张志宏真正到了机场上空时,他才感到迫降到跑道上的可能性很大,才放弃了指挥跳伞的预案和组织人员救援的计划。现在张志宏平平安安的降落到了跑道上,他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地。
最新全本:、、、、、、、、、、